中国报道讯(记者翁晓勤 慕小亮)陶瓷的发明和发展对中华文明史有着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的陶瓷制品。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陶瓷艺术创作与发展,记者专程奔赴江西省景德镇骏泽苑侯俊绮工作室,采访了青年陶瓷艺术家侯俊绮。通过接触,记者了解了这位对中国陶瓷艺术创作有着深厚质朴感情和有着不懈追求与梦想的陶艺家的独特魅力。
侯俊绮,江西省高级技能陶瓷艺术家协会会员,出生于中国瓷都—景德镇陶瓷世家,从小就浸润在陶瓷的氛围中。擅长花鸟,人物,兼画山水。作品风格隽丽,细致入微,很好的把握了东方美学的精深内涵,又具有西方艺术的写实技法,结合时代的审美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作品。
年少时的侯俊绮才思敏捷,天赋异禀。自幼受到长辈的教诲和言传身教,筑基工笔线描国学诗文。常描摹连环画册精研国画,寻师访友,登山临水。不仅思前贤之墨迹,悟先贤之心境,201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先后得到陶瓷美术学院长何炳钦,教授李雷颖。复旦教授石明辉,花鸟大王毛光辉等老师悉心指点。擅长花鸟、人物、兼画山水。作品风格隽丽,细致入微,很好的把握了东方美学的精深内涵,又具有西方艺术的写实技法,结合时代特点的审美创作出独具风格的作品。现为国家一级技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
说起学习陶瓷绘画的经历,侯俊绮说到:“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陶瓷艺术工作者是个手艺人。我自幼学习绘画。常常日绘夜思,寒来暑往实属不易,即使小疾也未曾有一日怠慢。最开始是描摹前辈遗迹,但凡一点一画,一勾一染。深怕临摹走样,惧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后学习陶瓷工艺,数年间才能稍稍掌握了陶瓷颜料的料性。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岂是科学,经验和我这凡手俗目可控制的?每一次进入窑炉内烧制,无不提心吊胆。时常有全部都完工之后最后烧坏了,全盘尽毁。看似容易,其实却难于上青天”。
不过凡事蓄之久者发必雄,思之熟者行必远。只要一步步去做,把每一步做好。心如禅定,不急躁。技近乎于艺,艺近乎于道。
最后侯俊绮说到:“我一直希望在生活美学里,我们要强调的美,并不简单只是匆忙地去赶艺术的集会,我希望大家能够给自己一个静下来反省自我感受的空间。你的眼睛、你的耳朵,你的视觉、你的听觉,可以听到美的东西、可以看到美的东西,我会从这样的基准点去重新审视“美”。业专于勤,技专于精,大学毕业侯在长辈和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陶瓷艺术创作,应该说是源源不断的陶瓷文化让我醉心于陶瓷艺术,向往陶瓷艺术殿堂,是传承和创新的艺术力量让我在年轻时代就有了传承和弘扬陶瓷艺术的使命感”。
作品先后在2014年粉彩京剧人物《思》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金奖、2016年作品粉彩花鸟《四季花鸟》获得招商银行杯最受欢迎奖、2017年作品粉彩花鸟《春晖》被江西省博物馆收藏。
近年来侯俊绮作品遍获佳赏,侯俊绮的辛勤付出和默默耕耘将会收获更多的艺术成果,他的陶瓷艺术事业也将会扬帆远航!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