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召开期间,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欧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敬武接受了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专访。宋敬武曾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现从事中欧友好工作,他在访谈中就中欧关系、中日关系等热点话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
加强中欧关系有利俄欧缓和
近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中欧关系都得到很大发展。欧盟曾经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虽然如今下滑到东盟之后,但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宋敬武表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欧、俄的三角关系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到底会如何发展,现在还不好做判断,但产生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宋敬武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加强中欧关系会有利于俄罗斯和欧洲关系的缓和,这正是中欧协会可以做的工作。宋敬武介绍道,中欧协会是一家为了促进中欧友好设立的民间友好团体,下设五个委员会,分别是经济、文化、科技、地方和智库,通过促进中欧在这五个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中欧之间的民间交流、实现民心相通。宋敬武指出,只有把中欧的民心相通做扎实,中欧关系发展的基础才能牢固,双方关系才能行稳致远。
克服困难促进中日友好
近年来的一些调查显示,日本民间对华的好感度持续走低。宋敬武认为这其中存在几种原因。其一是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大规模舆论攻击和全方面的污蔑,恶化了国际涉华舆论,从而对日本的民间舆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其二是尽管中日文化同源,但是两国在发展程度、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给双方的相互理解带来客观差距。其三是新冠肺炎疫情给中日之间的人员交往和沟通造成阻碍,影响了双方的相互认知和理解。
宋敬武表示,尽管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还是要想尽办法,为中日友好多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宋敬武介绍,此前他曾和对外友好界别的一些委员们共同提案,要加强中日青年交流,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后来中日政府共同决定,将2019年确定为中日青少年交流促进年,在此后的五年间要加强中日青少年交流。即使在疫情期间,中日民间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视频会议、视频活动、线上画展、青少年线上交流,对促进中日友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两会上,作为友好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宋敬武特别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强调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宋敬武认为,这个提法有助于中国携手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完善国际秩序寻找到最大公约数。这也正是对外友好界别的工作方向。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宋敬武在回顾4年多的履职经历时表示,这4年来对自己来讲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他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十三届全国政协在坚持协商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一个亲历者、见证者,宋敬武对此感到无比自豪。他强调:“我为能够在这几年中和那么多的委员们一起工作,向他们学习而感到光荣。”
采访:王众一
编辑:王焱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