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林凤莲 报道 通讯员 吕择娜)德保县残疾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通过“五个抓手”全面抓严抓细抓实抓优残疾人证核发管理工作。
抓审批,严把入口保障服务不错位
严格按照办证流程,严明工作纪律,落实岗位职责,所有办理残疾证的人员,必须先通过评残机构评残,严格审批程序,强化工作责任,严厉杜绝“未批先办”情况。实行“公告公示”原则,所有残疾人证核发前,在保护残疾人隐私的前提下,都在德保县政府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依靠社会力量,规范办证工作。加强内控管理,实行抽查检查工作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年新办的残疾人证按照当年一定的比例抽取,组织相关人员及评残专家进行核查,发现问题举一反三落实整改,如存在办假证、人情证等造成不良影响、损害残疾人形象及利益的行为,将视其情节轻重,对照有关规定严格责任追究。
抓改革,一站办理推进服务更高效
把残疾人证核发业务纳入政务服务“一窗办理”范围,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流程、优化便民措施,方便残疾人办理残疾证,实现了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受理办证业务,打通了残疾人办证“最后一公里”,不断推进办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实现公开流程,阳光运行。残疾人新证申请的条件及程序、等级变更申请条件及程序及办理残疾人证时需提供的相关材料,做到服务流程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结时限公开。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残疾群众少跑腿”。
抓服务,上门帮办实现服务全覆盖
德保县制定《德保县进一步做好为行动不便重度残疾人开展残疾评定上门服务工作方案》,明确部门职责,组织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安贞医院和县怡宁医院评定专家,优化医疗资源,提高残疾评定服务质量。采取进村入户与乡(镇)集中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残疾人评定工作,所有评残费用全部由县级财政承担,得到了广大重度残疾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同时积极发挥基层残联组织作用,强化数据比对,每月筛选残疾证准备过期人员名单,组织各乡(镇)残联、各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逐一上门告知残疾人对象,对办证流程进行指导,实现点对点服务,尤其是建档立卡户、低保户和五保户等重点人员到期换证工作,多措并举,化解难题,保障全县1239本残疾人证到期换证工作及时落实。
抓效率,网络办证促进服务更便捷
突出以人为本,一切从方便残疾人、减轻残疾人负担出发,积极推动残疾人证核发网办业务。对群众网络申请办理业务,严格按照工作流程,限时10日内审批办结,2021年共受理残疾人证核发网办业务1307件,满意率达100%,其中全区通办11件,跨省通办4件。还充分利用“全国助残日”等特殊节日,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传单等多种形式集中进行政策宣传,让广大残疾人熟悉办证换证流程,了解相关政策,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全县残疾人各项事业,不断把德保县残疾人事业推向前进。
抓管理,一证一档确保服务更规范
落实专人负责残疾人证档案管理工作,对每一位办理残疾人证的人员实行“一证一档”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的办法,按照年度、辖区、残疾类别等进行归档,建立了电子版索引目录,逐步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规范档案管理,实现每本残疾人证都有据可查。目前,全县持证残疾人9659人均已实现“一证一档”管理。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