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敦煌市依靠其独特的文化资源,紧盯“文化高地、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五大目标定位,突出“文旅赋能、城市服务”两个重点,不断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确立了文旅产业的优势地位,正在加快实施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并围绕文旅和相关产业不断优化城市建设,推动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一、敦煌推动文旅融合具备坚实基础
一是政策层面持续发力。从甘肃省到敦煌市,不仅将敦煌放在文化旅游经济圈的核心地位,同时大力扶持文旅产业及相关产品的发展,持续打造城市名片,不断放大产业优势。2020至2021年,甘肃省和敦煌市出台了《关于支持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2020—2021年度冬春旅游季产品及优惠政策的通知》、《敦煌市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市场复苏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不仅明确要积极培育敦煌城市组团发展,以敦煌为中心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发展文化旅游、绿洲农业、清洁能源等特色产业,加快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同时还支持设立大敦煌圈融资担保产业基金,协调省属投融资集团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孵化、培育、发展大敦煌圈建设各类投融资主体,开展债券融资,并引导省属国有文化旅游企业在敦煌注册成立实体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壮大高端文化旅游市场主体。
二是招商引资力度加大。2019年以来,敦煌在产业规划上对9大产业链、48组业态进行了科学规划,加大企业的上市培育,并以建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为突破口,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制定上,敦煌市出台了《敦煌市招商引资及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试行)》、《中心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涉及产业导向、项目落地奖励、创新发展奖励、人才奖励等多个方面,吸引资本积极参与文化旅游、工业生产、现代农业及三产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同时重视招商队伍的建设,实行产业导向,招商中心下设文化旅游、农业农村、工业能源、商贸物流、社会民生五个工作组,多工作组协同进行招商,以多举措共同引导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产业融合成效凸显。敦煌市通过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全域旅游示范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国家级旅游平台,深入推进智慧旅游、大景区体制改革等项目。深度融合也不仅仅局限于文旅这两个产业,而是拓展至其他产业,支持实施“文化+”工程,促进文化融入农业、工业、旅游等各行业领域,推动敦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2009至2019年,敦煌旅游年接待量翻了十倍,旅游收入翻了二十倍,远远高于敦煌GDP增速。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已经成为甘肃省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为引导,2020年,酒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达到5%,以文旅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敦煌GDP中的比重高达63.55%,文旅产业融合优势十分突出。
二、敦煌文旅产业融资存在一定短板
一是融资方式相对单一。从产业融资需求的角度来看,敦煌市金融体系中的机构设置较为全面,但融资主要依靠银行机构进行间接融资,各类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也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通过债券机构实现直接融资尚有不小提升空间,针对文旅重点产业的融资方式需要进行创新。以金融业机构的资金占比数据为例,2020年敦煌市金融机构资金池中银行业占比高达92%,而同期浙江宁波市仅为20%(宁波的证券业资金占比达到80%)。由此可见,与发达地区相比,敦煌的产业融资过于依赖银行业间接融资,支持产业发展的直接融资体系建设存在短板,特别是文旅产业直接融资和社会融资亟待加强。
二是信贷匹配效率不足。一方面,在敦煌目前以银行业直接融资占主导的模式下,项目建设和企业融资的信贷匹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以银行业存贷比数据为例,2020年敦煌市仅为0.69,而宁波市为1.06,这一差距反映出产业信贷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以文旅产业为代表的企业融资过程中,信贷匹配的数字化技术应用程度也有待提高。调研发现,敦煌市银行业信贷供给的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对多方数据如供应链信息、税务信息、发票信息、支付信息等进行收集的平台,已经广泛应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导致信贷匹配的自动化、精准化水平不足。
三是融资平台建设不够。综合比较发现,与发达地区现代化的融资模式相比,敦煌市缺少整合和运营全产业融资资源的综合性平台,特别是文旅产业方面的融资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拓展。其中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信用评估中介机构也较为稀缺,信用中介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相关的线上平台建设力度不强。与此同时,敦煌市现有融资相关平台的市场化运作程度也待提高。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市场化运作是保障文旅产业融资规模和融资效率同步提升的主要方式。
三、提升金融服务敦煌文旅产业发展质量
一是深入借鉴发达地区经验。目前东部发达省市的文旅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较为成功的文旅融合模式,这其中金融手段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例,近年来宁波市积极构建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从“文旅金融合作抗疫应急保障体系”和“文旅融资供应链闭环体系”两个方面重点推进,使得宁波市文旅企业在抵抗住疫情冲击的同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这其中的典型做法包括:(1)组织银行、保险、政策性担保机构等金融机构,促进多机构在文化与金融层面的合作,精准提供融资支持;(2)文旅相关部门通过调研和产业发展需求梳理融资需求单位,广泛征集企业融资项目,确定重点企业名单;(3)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4)推出文旅细分行业信贷专属产品,让更多企业获得实惠,形成了多部门协同的组合型文化金融创新模式;(5)实施文旅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支持条件成熟的文化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中小文旅企业的直接融资体系。
二是打造“文旅+”融资体系。敦煌在产业融资中应当充分利用已有优势,以文旅重点项目为主要融资标的,确立文旅产业为敦煌城市和产业发展融资的突破点。继续紧盯“文化高地、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五大目标定位,突出“文旅赋能、城市服务”两个重点,以文旅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发展中确立重点的、能够充分带动整条产业链以及多产业协同的企业及项目名单,研究拟定文旅重点项目作为近期主要融资标的,与招商引资工作紧密配合,通过“文旅+”形式吸引更多省内外社会资本参与敦煌文旅产业。
三是推进文旅产业融资工具创新。敦煌应当以创建国家级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为目标,一方面,积极出台和优化相关政策,支持文化和金融融合发展,搭建文化金融服务中心,营造良好文化金融营商环境,提供现代化、专业化的服务。另一方面,细化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各项要求,充分借鉴发达地区经验,不断完善和创新文旅产业融资工具。除了创新特色信贷产品外,还应鼓励开发相关的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证保险等业务,并设立相应的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同时,积极建设服务于企业信用的数据库系统,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监管。
四是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在充分利用好各级财政资金支持的基础上,探索发行地方政府文旅专项债券,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敦煌文旅产业发展。目前很多地区都已经将文旅产业作为专项债的重点支持领域,不少发达省市也纷纷设立了文旅产业引导基金,这种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不仅直接提升了企业融资空间,还可以推动提振消费与扩大有效投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和创造文旅新需求,实现敦煌的文旅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同时,敦煌还可以探索引入省内外资源,建立敦煌国有上市企业资源库,对符合条件的潜在企业进行上市辅导,培育推动国有文旅企业上市。
(敦煌文化学院“敦煌市城市和产业发展融资模式研究”课题组 供稿)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