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家成、张志青
2022年5月20日至22日,美国总统拜登访问韩国,韩国成为拜登访问亚洲的第一站。从此次亚洲之行“先韩后日”的访问安排和韩国新总统上任10天就实现韩美首脑会晤的时间点设定来看,拜登政府较之前任政府更加重视韩国的地位与作用。
韩美两国首脑会谈的一大重点是加强以供应链同盟为代表的经济安全合作,打造全球全面战略同盟。为使韩国成为“全球中枢国家”,韩国新总统尹锡悦欢迎美国的印太战略,作为初始成员国加入美国倡导的“印太经济框架”。在经贸领域,韩国积极投入美国怀抱,或将承担巨大风险。
首先,在“印太经济框架”规则不明的情况下,韩国的经济获利空间无法确定。美国国内芯片市场缺口庞大,韩国则是全球半导体产品的强劲供应商。目前,韩国三星、现代等高科技企业已明确承诺在美投资建厂。尽管如此,除了美国大肆宣扬印太经济框架的一些理念之外,印太经济框架能给美国之外的成员国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好处却还是个未知数。退一步来说,即便韩国加入印太经济框架能给韩国带来对美贸易顺差的增长,但反过来却会引发美国对韩发动贸易制裁。
其次,韩国还可能沦为新大国竞争的牺牲品。这一巨大政治成本将是韩国不可承受之重。拜登政府已明确将印太经济框架定位为遏制中国经济影响力的重要政治工具。韩国此次如此积极主动地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势必会向中国释放消极的政治信号。韩国在中美博弈中如此鲜明站队,似乎忘记了韩国历史上的警训——“鲸鱼打斗、鱼虾遭殃”。尹锡悦新政府的“亲美”外交却可能最终反噬韩国国家利益。韩国在中美之间避免选边站队,这对韩国来说才是明智的。
与韩国在此次韩美首脑会晤过程中的种种亲美举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拜登访韩前一天美方特勤工作人员醉酒袭击韩国公民,拜登在平泽三星园区将尹锡悦总统误称为文在寅总统。外交无小事,由此见微知著,美国并未给予韩国基本的外交尊重。美韩同盟看似平等的表面下却是“美主韩从”的不平等实质。尽管拜登总统少了特朗普总统的盛气凌人和骨子里的轻慢,但美国优先依然是其对韩外交底色。无论是将美韩同盟提级为全球全面战略同盟还是邀请韩国加入“印太经济框架”,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美国印太战略的展开与美国霸权的长期护持。韩国应该看清看透美国对韩外交的本质,不要为韩美同盟亲密关系的表面所迷惑。
(作者系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