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庇五洲客,门纳万顷涛。就在刚刚,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在厦门盛大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工商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演讲时长45分钟,6000多字,信息量很大。
我们特邀几位长期致力于金砖领域研究的知名专家分别从不同视角解读习主席讲话,为大家奉上一份思想饕餮大餐。
快来一起看看,专家们都从讲话中挖出了哪些深层次的含义?
改革创新,包容合作,
迎接金砖国家第二个“金色十年”
何伟文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高级研究员、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习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提出了金砖国家共同探索改革创新发展,通过开放性的包容合作,谋求第二个“金色十年”更大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思想。
近年来,俄罗斯、巴西和南非三国经济遇到一定困难,西方媒体“金砖失色论”继而出现。但这些困难和放慢只是暂时的,金砖国家发展潜力依然没有改变。
但所有金砖五国都需要适应世界经济新形势、新潮流,坚定改革创新,发展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和产业。金砖五国可以协调宏观政策,共同探索、合作和推进,迎来五国经济的更大发展。
针对当前世界出现的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潮流,金砖五国应协调立场,共同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化。
而且应当更进一步,与广大新兴和发展中国国家,也与发达国家一起,共同探讨全球化新路子,即包容的、承认差异,兼顾效率和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不同国家间及一国内部收入差距的全球化。
在这方面,金砖机制将起到非常重大的历史作用。
为此,金砖机制需要不失时机地扩大为“金砖+”,吸收更多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参与,团结更多力量,更好地反映它们的利益和需要, 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世界性平台。
只有站在战略和历史的高度,
才能够克服合作障碍
林民旺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发表的主旨演讲,引人入胜。
一开始,习近平主席从厦门讲起。
一来厦门是习近平主席工作过的地方,他本人很熟悉。更重要的是,厦门作为中国经济开放的前沿,见证了中国的整个发展奇迹;闽南人的“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精神。
二是,习近平主席着力谈到金砖合作的进程和成功经验。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谈到要从两个维度看金砖:一是要把金砖合作放在历史和世界演变中来看待;二是要放在各自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上看。这样的视角,既有历史和战略的高度,同时又很接地气。
习近平主席指出这两点,事实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是呼吁金砖国家自身不要将金砖机制仅仅看作是经济合作的平台,而是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来看这一机制。作为发展中的国家的优等生,金砖国家承担着塑造历史、创造历史的责任,只有站在战略和历史的高度,才能够克服当前的一些合作障碍。
另一方面,金砖合作要做实做深,确实要寻找到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点。只有能够同时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待金砖合作,才可能平衡而客观地看待金砖的未来。
三是,习近平主席总结了对未来金砖合作的四条希望,代表着中国对金砖未来十年的引领。
最后是对五年来中国经济改革的阐述,提振国际社会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尤其是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也不是对外援助,而是同金砖合作是一脉相承的。
整体而言,演讲既有高度,也贴地气。既有对经验的总结,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可以说,为下一个十年的金砖发展确立了大方向。
金砖合作也需要
“爱拼才会赢”的闽南精神
周志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
巴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的演讲涵盖了非常多的信息,不仅介绍了中国改革、东道城市厦门的发展经验,而且充分阐释了中国对于金砖合作的立场。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是他对于金砖合作的两个维度视角。其一是国际格局演变的维度,其二是各自发展的维度。
这两个维度为理解金砖合作提供了重要坐标,即国际政治经济决策民主化是金砖国家的共同利益所在,而共享经济发展机遇是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引擎,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强的逻辑关系。
通过共谋发展,推动发展中国家整体力量的上升,延续国际力量格局的变化趋势,进而实现更加公平、公正、民主的国际关系秩序。
另外,习近平主席针对金砖合作的未来发展提出的四点希望非常切中要害。
“新旧动能的转换”是对深化金砖经贸合作的思路探索,也是当前金砖各国所推行的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金砖责任”表明了金砖国家在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方面应该要有担当,也说明了金砖国家存在扩大合作范畴的必要性,而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应该得到强化;
“金砖作用”强调了金砖国家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中能够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尤其通过贸易、投资便利化应对保护主义等“逆流”;
“扩大金砖影响”,一方面体现了金砖合作具备全球性的涵义,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建立“金砖+”合作机制的必要性。
有意思的是,习近平主席对厦门发展经验的介绍,似乎也从一侧面传递出“金砖合作也需要‘爱拼才会赢’的闽南精神”。
第二个金砖十年的
中印合作
周刚
中国前驻印度大使
习近平主席在金砖国家工商论坛的主旨演讲高度评价了金砖合作的成就,总结了经验,并为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和印度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应在金砖合作的第二个十年,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维护国际和平稳定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
当前,中印之间人员往来区区百万,实在太少。要大力扩大人文交流,培育友好社会氛围,夯实合作的民意社会基础。
中印都面临加快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任务。两国应抱积极态度,不断做大合作蛋糕。
中印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有广泛共识和共同利益,为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由于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双方不同的关切重点,中印在一些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存在分歧是自然的。重要的是,应不断增进战略互信,恪守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国际法基本原则,从友好大局出发,反对零和思维、坚持共赢理念,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两国关系健康平稳发展。
正面回应担忧、质疑,
提升全世界对金砖国家信心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执行院长
习近平主席这番讲话是对金砖国家的一次非常精彩的阐释。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就是他认为金砖国家并非是想要动谁的奶酪,而是期待共同把世界蛋糕做大。
习主席回应了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对于金砖国家的一种担忧、质疑,就是金砖国家一直以来具有革命性传统,会不会打乱、推翻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从某种意义上说,习主席的正面回应将大大提升世界对金砖国家的信任感,这将有助于金砖国家未来的发展。
习近平主席也指出,金砖合作基础已经打下,整体架构轮廓初现这实际上是说以金砖国家为基础,探索“金砖+”机制的模式开始逐渐清晰。
本次峰会就有埃及、几内亚、墨西哥、塔吉克斯坦、泰国五国领导人受邀出席。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金砖+”机制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开放合作的平台,促进共同发展利益的实现。
更重要的是习主席否定了金砖“褪色”论。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次讲话也使得此次厦门峰会变成了一次里程碑意义上的会晤,从而让未来金砖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
(排名按采访顺序)
编辑 / 夏虫语冰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