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从“返乡青年”看中国农村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2-06-29 16:56:06 来源:中国报道

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向当地的乡亲们表示问候,对全国的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之下,韩国也同样面临粮食安全问题。中韩两国在“三农”问题及应对措施方面具有较多相似之处,可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韩国知名期刊《时事IN》记者李旿性一直关注中国发展变化,曾到访中国农村地区进行调研采访,看到了中国农村的新变化,也了解到了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对此,韩文《中国》约请其将所见所闻撰写成文,让我们有机会了解韩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农村。

文/李旿性(《时事IN》记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前,笔者参加了韩国大山农村财团主办的中国农村研修活动。2019年11月~12月,笔者访问了广东省和福建省的农村地区,见到了中国的“返乡青年”。中国作为全世界产业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返乡青年”的存在不禁打破了笔者的固有观点。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各地年轻人纷纷回到农村创业,开展生态农业,编织着不同的人生梦。上世纪80年代韩国曾兴起大学生农村实践活动,2000年以后则出现了青年农业热,中国这番景象也让笔者看到了很多韩国的影子。

中国的“返乡青年”是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的80后。 80后一代往往被认为是城市化的象征,但事实上80后出生时,中国人口中农村人口的占比依然较高,相当多的80后是出生于农村。他们怀念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同时他们也目睹了90年代以后因工业化而被冷落的“故乡”的面貌。而在这些人中,对大城市的生活感到厌倦的青年选择再次回到农村。

“返乡青年”深受著名三农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的影响。温铁军教授在其著作《告别百年激进》指出,中国这样没有殖民经济的国家,应发展小农经济。这一观点在整个亚洲也获得了很大关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博士毕业论文主题是《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对于习近平主席来说,农村问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如果说中国的对外战略之一是“一带一路”,内部战略则包括“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等。2017年10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19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和农村地区的优先发展”,“建立城乡融合开发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此外,在今年3月举行的两会期间,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别、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委员时,习主席也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实施的乡村振兴政策对韩国也有一定借鉴意义。乡村振兴在解决城市就业难的同时,也激活了农村经济。2019年共青团印发文件,力争到2022 年,服务10万在外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在农村人口消失成为燃眉之急的今天,韩国也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强力推进拯救农村的政策。

韩国、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农业情况非常相似。与以大规模企业农场主为主的西方不同,以小农为基础的农业结构仍在持续。粮食安全是时代课题,农业的重要性也在逐步增强,这也是两国共同面临的。在中国农村研修活动中,笔者发现为农村和农民未来担忧的人无处不在。希望东亚的农民们能够相互交流,找到西方未能提出的农业未来之路。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