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张春侠
在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展区,有一个专门为参观者提供资讯服务的展位——中国-东盟中心。作为旨在推进中国与东盟务实合作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东盟中心自2011年起便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支持博览会秘书处的工作。近日,中国-东盟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吴威德(VithitPowattanasuk)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是中国与东盟合作最好的时机。
中国—东盟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吴威德(中)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摄影:叶聪)
吴威德已连续两年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去年相比,他认为今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有很大进步,不仅参观的人数增加了,中国人也更加关注如何与东盟国家的人员进行交往。同时,博览会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除展览外,去年大约举行了20场论坛,而今年则超过了30场,论坛主题覆盖旅游、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而且,不仅仅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哈萨克斯坦、尼泊尔、印度等国也来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天都吸引数万人参观。
谈到自己的祖国泰国参加此届博览会的情况,吴威德感慨良多。他告诉本刊记者,中国-东盟博览会对泰国而言是非常好的机会,很多人申请参展。由于申请人数太多,虽然扩建了两次,展位还是不够,只有三分之二的申请者能够如愿参展。“中国政府希望把广西打造成为通往东盟国家的门户,我感觉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在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了解中国的不是很多,但是他们知道中国有长城、有北京、有南宁。”吴威德说,许多东盟国家的人是第一次来到南宁,他们没想到南宁发展这么好。他们原以为中国只有北京、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发展迅速,没想到像南宁这样的边远地区发展也很快。而正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使东盟人更多地了解中国,并促进中国与东盟的交流。
今年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主题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此,吴威德表示,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东盟国家提供了介绍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最好机会。以前,中国人到东南亚旅游最多地方的是新马泰,现在已经扩展到东盟十个国家。“随着中国和东盟合作交流的不断深入,不仅中国人到东盟旅游,很多东盟人也来到中国旅游。中心也为双方的旅游业者提供培训,促进双方的游客都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
吴威德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进一步加大了与东盟国家加强基础设施等方面互联互通的力度,如正在建设中的中老铁路,将会使双方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有力地推动双方的共同发展。“目前,东盟人到中国旅游一般去长城、故宫,泰国人也会到湖南张家界、江西景德镇等地旅游。如果以后中泰高铁开通了,中国南方会吸引更多的泰国和其他东盟游客。同样,东盟国家也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不仅仅是广西人,很多客商从上海、广州来这里买东盟的产品,淘宝、京东、考拉等电商也纷纷前来洽谈。吴威德说,这些都为推介东盟产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泰国的食品、化妆品、药品,缅甸的玉,越南的红木家具等东盟国家的产品,都很受欢迎。除了东盟的产品,博览会上还有很多中国的好产品。不少东盟客商在卖东盟产品的同时,把中国的产品带回东盟,这些都是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实现的,大家都很感谢中国—东盟博览会。
“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要跟东盟国家进行政策对接,很多东盟国家已经行动起来。”吴威德说,目前,很多中国学生到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留学,东盟国家的学生也到中国来留学,总人数已经达到20多万人。“现在,如果中国学生会讲泰文、马来西亚文,会比讲中文和英文找到更好的工作,东盟学生会中文也会有更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可以说,现在是中国和东盟发展最好的时机。”
吴威德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非常密切,东盟国家有很多华侨,像菲律宾、印尼、泰国,现在差不多已经是第五代了。“所以我们东盟国家的人来到中国,感觉像到家一样。人们常说‘中泰一家亲’,我想应该改成‘中国东盟一家亲’。”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