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首届“东胡林人”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7-09-25 14:11:2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记者 翁晓勤 刘芳)9月15日,首届“东胡林人”论坛在北京龙泉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北京市副市长、民盟北京市委主委程红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吴新智,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龚旗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舒小峰,门头沟区委书记张贵林,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局开发局副局长吕晓俭,原北京联合大学校长,北京研究学基地首席专家张妙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球科学部地质二处处长姚玉鹏等120余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

论坛出席领导及嘉宾

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员会等6个单位、部门主办,由门头沟区斋堂镇、门头沟区委宣传部等5个单位、部门承办,为期两天,议程分开幕式、主旨报告、学术交流、实地考察4项。开幕式上,张贵林同志致欢迎词,舒小峰、周忠和、龚旗煌3位同志分别致词,程红同志作重要讲话,随后,出席的领导、专家、学者前往龙泉会堂合影留念;主旨报告中,吴新智、郝守刚、杨晓燕、张妙弟、付巧妹、吴文涛6位专家、教授作主旨发言;学术交流上,张广林、夏正楷、邓涛、卫齐、同号文、李建平、崔海亭、吕金波、陶犁、杨艳10位专家、学者高谈雄辩;实地考察于16日开展,20余位专家、学者前往东胡林人遗址实地考量、现场论证。

论坛现场

据了解,自距今3万至2万年的山顶洞人之后,北京地区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缺少古人类发展的证据,新石器早期“东胡林人”遗址的发掘, 填补了北京地区人类发展史的一段空白。从距今数十万年的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再到东胡林人,形成了完整的人类发展链条,为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古病理学等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东亚古人类及古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对于古人类发展史及文化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东胡林人”遗址是北京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年代最古老的新石器早期人类文化遗址之一,是西山文化带的一颗璀璨明珠。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提到“发挥京津冀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地缘优势,统筹推动长城文化带、运河文化带、西山文化带建设,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 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位于西山文化带,发掘、保护、利用好西山文化带上的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对于完成北京市“十三五”建设规划任务,加强首都文化建设,提升首都功能,促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副市长、民盟北京市委主委程红致辞

多年来,在发掘、保护和利用好“东胡林人”遗址上,有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建议,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对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加强遗址保护力度,提高保护级别,争取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遗址上争取建立博物馆或陈列馆,将整个遗址永久保存,用以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知识和爱国主义的教育等,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东胡林人”遗址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工作卓有成效。

此次“东胡林人”论坛的召开,既是东胡林人遗址保护及东胡林文化研究发展的大计,也是丰富西山文化带的内容、提高文化建设工作水平的有力举措,对带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高低收入帮扶精准性实效性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