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传军 报道)2022年以来,辽宁省大连市出台实施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方案,明确10个方面、143项具体任务,向基层下放权力、下沉人员、下拨资金,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组织力、管控力、服务力。
为乡镇(街道)赋权减负,全面“武装”基层一线。赋予乡镇(街道)“6+1”项权力,落实对辖区的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强化对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依法赋予行政执法权;赋予其对派驻机构的工作考核和主要负责同志任免的建议权,真正让乡镇(街道)有权抓好辖区治理工作。
全面推进“大工委”“大党委”建设,建立“1331”工作机制,由乡镇(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牵头统筹策划,街道社区与驻区企事业单位互相提供资源、需求、项目“三个清单”,建立定期会商、定期活动、定期反馈“三项制度”,由党群服务中心兜底做好具体工作承接落实,统筹解决民生需求。
在此基础上,建立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职责准入制度,为基层党组织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创造更好条件。
编制和人员向基层下沉,全面“充实”基层一线。进一步调整优化乡镇(街道)机构设置,为每个乡镇(街道)增设2个机构,新招录社区工作者3000名,全市社区工作人员总数超过1.8万名,较年初翻一番。
建立“1+2”干部下沉工作机制,全市每个村(社区)确定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结对共建单位;结对共建单位向所联系的村(社区)选派1名党员干部,常驻村(社区)帮助工作,派出单位明确1名中层干部担任结对共建联络员,负责共建工作沟通协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6月底,市、县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3414名干部下沉全市村和社区。
建立代表委员社情民意恳谈会制度,每个社区(村)组建代表委员联系群众工作组,每月组织1名代表委员轮值到社区(村)开展社情民意恳谈,帮助协调解决问题。目前,全市社区(村)共组建1671个工作组,各级代表委员已开展志愿服务1200余场次。
强化各类机制保障 全面“激活”基层一线。坚持定期面向优秀村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定向招录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4年来,共有76名村(社区)书记被聘为事业编制。
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升级,整合现有服务阵地,增设户外工作者爱心驿站、儿童托管等特色服务场所,通过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在保障每个社区每年都有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基础上,专门增设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用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