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潇 报道)潍坊市潍城区人大常委会从年初开始,就多次召集相关委室负责人召开会议,思考、研究、探索,在高速的信息化时代,如何让群众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地向身边代表反映问题,架起代表与群众沟通桥梁,拓宽民意收集渠道,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让各级人大代表在依法履职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今年5月份,随着潍坊市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服务大局、争作表率”主题活动的开展,潍城区人大常委会抢抓机遇、迅速行动,以此次主题活动为契机,于6月底上线试运行了“潍城人大”小程序,其中打造的“码上见代表”平台在全省人大系统内属首创。选民群众可以通过扫码实现与人大代表的一对一交流,进一步畅通了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渠道,全方位实现了线上议事,线下履职,通过“键对键”,实现了“面对面”,初步实现了该功能模块“码”上见代表,民“声”早知道的初衷。
通过一个月的试运行,到7月25日,“码上见代表”平台正式投入推广使用。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在全区 9 个街道(开发区、发展服务中心)各社区、村居广泛张贴“码上见代表”民情码,并通过代表联系走访群众,大力宣传推广“码上见代表”平台。选民群众可以通过扫码进入“码上见代表”,选择向所在辖区身边熟悉的省、市、 区三级人大代表反映问题。对受理的问题先进行分析研判,可以马上办理的转街直相关部门或村、社区马上办理;涉及实效性长、复杂敏感的问题,由代表形成代表建议,转交“一府一委两院”等相关单位及时办理;超出潍城区职权范围的,由市人大代表转交市人大常委会。对于合理的意见建议,临时不能办、不具备条件的,进行汇集整理,充实进入民情库,为区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创新推出“码上见代表”平台,旨在让居民群众能够通过手机扫码、拨动指尖,就能与全区各级人大代表“隔空”见面,更加快捷、高效地向身边的人大代表反映问题,彻底解决“出门、打车、见面”等一系列“步骤问题”。截至目前,“码上见代表”平台正式运行大约20天时间,共收到居民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24件,现已办结15件,正在办理9件。
“码上见代表”平台的推出应用,既是潍城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探索,也是围绕市代表主题活动开展、积极发挥代表作用的主动作为,对改进和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打造“码上见代表”平台,构建了指尖上的代表联络站,也是手机移动代表联络站。之前,潍城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联络渠道,线下主要依托各街道代表联络站的选民接待日。而“码上见代表”模块的开发则为选民群众在线上提供了一个反映诉求的平台。选民群众可通过该模块选择向所在选区身边熟悉的代表反映问题,满足了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依法履职、关注民生、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等需要,便于人大代表和广大选民群众多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同时促进人大和政府之间基于民意处理的高效协同。
打造“码上见代表”平台,实现了代表选民沟通“零距离”。通过“潍城人大”微信小程序,点击“码上见代表”图标,可以直接进入模块应用,具体包含3个方面内容,即“问题受理”“问题处理”“问题反馈”,包括了选民群众点击进入后选择代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馈情况的一系列工作流程。人大代表对收到的可即时办理的民生问题(如道路井盖缺失、垃圾清运等),可迅速转交街道或社区及时处理;对收到的具有公共性、公益性问题或意见,可形成代表建议,经区人大常委会审核后转交区政府等相关单位办理;对收到的其他民生问题线索,进行汇集整理,充实进入民情库,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打造“码上见代表”平台,紧盯“关键小事”助力“民生大事”。“码上见代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按照“大场景、小切口”的思路,拓宽代表联系选民群众的渠道,解决代表联系选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潍城区人大常委会将以潍城人大小程序“码上见代表”模块的全面推行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强化数字化理念、深化数字化认知、用好数字化手段,不断提高人大履职行权的质效,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