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北大荒集团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充分结合农业生产、疫情防控、民生建设等工作实际,以提高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群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等多个群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志愿服务,为农场有限公司各项重点工作高效进行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志愿服务在田间 助农服务更精准
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以职工群众的“急难盼愁”为志愿服务依据,让场直单位党员干部、青年团员与各管理区对接,采用网格化服务模式,将全公司划分成39个“微网格”,包片到人,结合春播、夏管、秋收各个生产阶段特点,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微信征集的形式,全面了解种植户的所需所求,定期对种植户的水稻生长情况进行查看,每户一本“民情日记”,定期对“民情日记”内容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人员高效利用,逐步建立起了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志愿服务的正常化、常态化,让种植户感受到了农场有限公司带来的温暖和关怀,促进农业生产工作高效进行,实现了节本增效,成为种植户增收致富道路上的强有力“助力者”,有针对性帮助种植户解决各类生产生活问题500余个。
在助农志愿服务行动中,回应了“急难盼愁”等问题,得到了种植户的一致好评,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形成志愿服务服务种植户-种植户见证实效-农场有限公司各项工作在种植户中高效开展的良好循环,从而实现以志愿服务为基点,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分段收获、格田改造等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让农场有限公司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
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党员带团员,在生产一线展现志愿服务风采,结合自身专业技能和岗位职责,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农机检修服务队、安全管理服务队等等,帮助种植户进行农业生产,让种植户看到党员干部、青年团员身上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品质,让党员干部、青年团员感受到种植户的艰辛和不易,达到互相理解、互帮互助的目的,为今后推动工作、宣传政策筑牢根基。
齐心协力控疫情 志愿服务在身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以党员干部为主要的志愿服务队伍,让志愿者们与居民委、管理区进行对接,建立疫情防控四级网格化联防联控机制,以保护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排查、政策宣传、人员管控、病毒消杀工作中,在夜以继日的志愿服务中得到职工群众的好评,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让职工群众感受到了志愿者们的付出和贡献,为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高效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疫情防控一线,一大批社会青年志愿者们响应公司的号召,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中,在卡口执勤、核酸检测维持秩序、管控人员物资采购、集中消杀......到处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他们是青年志愿者,他们无愧自己的青春,在疫情防控一线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也让全公司看到了青年后备军的力量,极大地解决了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人员不足的问题,让职工群众感受到了青年的“能力”,对农场有限公司未来的建设充满了希望,更加努力投身到各项工作中,为农场有限公司经济高质量发展出一份力。
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志愿者用自身的行动充分诠释了先进性和能动性,为居民、种植户、务工人员解决核酸检测中遇到的问题,展现了志愿者服务的风采和魅力,保证全民核酸检测的参与度和执行度,为居民提供便利,做全面核酸检测的“安全员”和“行动员”,促进农场有限公司和谐稳定、安全繁荣。
志愿服务在行动 人文关怀暖人心
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能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带给职工群众人文关怀和温暖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
社区管理区服务站是居民管理的主力军,充分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要日期,充分结合季节特点,积极开展走访慰问老党员和老职工,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打扫卫生,对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为环卫工人送温暖等等,以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真正地帮助居民群众解决问题,带去温暖,让职工群众带去便利,让职工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带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医务工作者守护人民健康,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公司卫生党支部志愿服务队,定期对全公司妇女、老年人进行身体检查,积极开展上门问诊服务,服务职工群众义诊活动等等,将医者仁心发挥到位,为职工群众答疑解惑,成为守护职工群众身体健康的“天使”,保证职工群众有了更加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为应对疫情,助力防控打造身体基础。
积极开展各项走访慰问活动,带着农场有限公司的关怀和温暖,对抗美援朝老兵、现役军人家属、老党员、贫困户、卡口执勤人员进行走访慰问,为等他们带去慰问品,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和苦难,让他们感受到公司的温暖,实现了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倾听他们对公司发展建设的建言献策,并建立起了长效帮扶机制,发挥志愿服务作用,为农场有限公司民生建设发力。
鸭绿河农场有限公司各行各业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服务报民生,为全场居民健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再生动力。(宋晓伟 韩诚)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