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推进石油精深加工提升高质量发展内驱动力

发布时间:2022-10-14 14:20:3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截至10月14日,大庆石化今年已加工原油586.9万吨,清洁能源92号国Ⅵ_B标准车用汽油稳定供应全国各地。今年前三季度,大庆石化炼油业务利润实现稳步增长,石油精深加工带来的质量效益成果凸显。

cddb506e7447335f51eb46aea7bebe4

“龙头”高昂,开启转型发展新篇章

大庆石化作为新中国石油化工的拓荒者,经过多年发展,炼油能力稳步提高,成为东北地区经济效益的重要来源之一。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调研时指出,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为大庆转型发展开出“关键药方”,为大庆石化融入国家新一轮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指明了方向。

大庆石化加工大庆原油有一定的效益优势,吨油贡献值在炼化板块位于前列,生产的直馏产品和石蜡产品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扩大产能后,可充分发挥石化技术优势,推动精深加工转型,收获规模效益。

2017年9月25日,中国石油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补充协议》,确立了“老企业坚持整体统筹,新项目突出结构优化”的炼化业务转型升级总体原则,推动完善并形成东北、西北、西南三大石化产业区域,为大庆石化装置改造升级、结构优化调整创造了先决条件。

在省委省政府、中国石油集团、大庆市委市政府和中直石油石化大企业共同推动下,大庆石化炼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项目成功进入“国家队”,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经过784天连续奋战,项目于2020年10月投产,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的生产规模真正形成,树起了一座转型振兴的里程碑。

为落实“油头化尾”,推动石油精深加工,大庆石化不断探索国有企业发展新路径,乙烯产量连续6年突破百万吨,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凸显。大庆石化按照中国石油总体部署,做大做强炼化主营业务,大力打造“油头化尾、油化相宜”的生产模式,重构产业布局,重聚发展动能,坚持走产业结构更优、体制机制更活、发展后劲更足的转型升级新路,推进企业持续稳健高质量发展。

“大炼油”投产以来,截至今年10月,累计加工原油1504.47万吨,增产化工料209.4万吨。转型升级和炼化一体优势得到有效释放,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291f4393b747dc6a4ea4e3ed430d62

科技赋能,打造特色产品体系

截至10月14日,大庆石化新建20万吨/年ABS装置建设工程的49台/套进口设备全部采购完毕,反应器卸料泵(进口)、旋流除污器、脱气罐已到货,变电所、机柜间主体结构封顶,ABS干燥厂房、SAN厂房等主要建筑物基础施工完成。项目于今年4月15日开工,计划明年9月投产。装置建成后,将实现全流程产业链优化,增强中国石油ABS产品竞争力,带动区域石化产业发展。

充足的乙烯“龙头”原料,为下游化工产业链延伸、集聚、增值创造了条件。乙烯到聚乙烯、苯乙烯,再到各种塑料母料,再到编织袋、膜、管……乙烯后加工和精细化工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效益可观的后加工产值。

在市场开发上,大庆石化推出吨包装塑料集装桶专用料,产品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9G、2820D等一项项新产品的相继研发和放大生产,使炼化产品不断向高精尖转型。大庆石化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引领支撑企业发展的创新之路。

大庆石化矢志不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完善黑龙江区域协调发展、“材料型”炼厂转型及配套下游加工、新产品开发专项规划、节能减排专项规划、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等专项方案,努力在夯实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上取得更大突破,积极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

启动20万吨/年ABS、催化干气C2回收项目建设,完成辛烯工业试验国家项目验收,开发万吨级辛烯/癸烯自主技术工艺包,支撑炼化转型升级和产业增值创效。

加快聚烯烃弹性体(POE)、聚1-丁烯(PB)工业试验立项进程,落实“均一化产品降低成本,差异化产品提高附加值”原则,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放大生产高效产品。积极推动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四新”项目立项,形成优势特色产品体系。优化完善“双碳”行动方案,结合“CCUS重大专项”,加快建设合成氨装置40万吨/年二氧化碳回收项目,年底实现供气;完成燃煤锅炉百万吨低浓度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可研编制,全方位推进企业绿色转型。

目前,大庆石化累计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开发项目220余项,取得国家级科技成果11项,获授权专利191项,形成了小粒径PB胶乳、己烯-1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拉长“化尾”,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从建厂至今,大庆石化乙烯总产量已达2100万余吨。充足的乙烯“龙头”原料,为下游化工产业链延伸、集聚、增值创造了条件。

大庆石化每年给大庆市“化尾”产业提供乙烯、丙烯、液化烃、混合二甲苯、甲苯等基础化工原料,有力推动“千万吨炼油”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闭环发展,对打造石油化工产业基地、促进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支持哈长城市群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能源产业加速变革的驱动下,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化工生产经营面临的宏观环境更趋复杂。大庆石化与地方政府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推动“油头化尾”项目,产业全链延伸、梯次增长,既为大庆石化高质量发展拓展了空间,也为地方政府增加了税源,实现了地企合作“双赢”。

2021年6月23日,大庆石化与大庆市龙凤区政府签订《化工新材料新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6项协议,标志着地企合作迈上新台阶。地企开启合资合作后,厂改企业引进的重点产业项目层出不穷。2021年8月12日,大庆石化五龙实业与江苏汉光民营企业开展合资合作,重点实施17.5万吨/年化工新材料项目。今年5月6日,大庆五龙实业有限公司与辽宁润兴新材料有限公司合资合作签约,双方就5万吨/年锂电池负极特种碳材料项目以及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促进共同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谢文艳 杨志明)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