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黑龙江林甸县联合村:筑牢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发布时间:2022-10-21 10:56:0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联合村位于黑龙江林甸县四合乡东南部,下辖6个自然屯,户籍人口737户2146人。近年来,该村突出产业支撑,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以产业兴旺助推乡村振兴,以奋进的姿态奏响一曲乡村振兴幸福音。目前,联合村已成为涵盖果蔬采摘、住宿餐饮、亲子娱乐、教育研学、冰雪乐园为一体的美丽休闲乡村,曾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吹响“集结号”,建强乡村振兴阵地

111111

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建强组织队伍,夯实党建根基,以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为乡村振兴赋能。建好队伍,增强攻坚能力。通过村“两委”换届,贯彻落实“一肩挑”和“两委”交叉任职,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将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8名优秀人才纳入村班子。以村党支部书记为带动,村“两委”成员锚定乡村旅游发展目标,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王远洋担任旅游公司经理,为村级注入新鲜活动,将优秀力量武装到发展最前沿。建好阵地,促进凝心聚力。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科学设置便民服务功能区,开展各类“一站式”服务和灵活性强的主题活动,提高党员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认同感,增强群众对村党组织的信任度,凝聚党群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思想合力。建好品牌,激发干事动力。扎实推进支部党建品牌建设,借助产业发展、疫情防控、环境整治、促进就业等“六支先锋队”开展网格化管理,开展“找差距、抓落实,确保高质量脱贫”专题活动和“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大走访活动,发现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7个,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疫情防控从严从紧、脱贫巩固坚实有力、基层治理平稳高效,实现了从软弱涣散到党建示范村的华丽蜕变,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建好基地,打牢振兴基础。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外埠考察和内地调研基础上,尝试探索“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先后创办了昌农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农缘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赤松茸农民专业合作社、博艺园林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改过去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了资金共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经营机制。将全村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理,并量化确权确股,稳步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将集体经济利益与农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使村民成为集体真正主人。

唱响“进行曲”,凝聚乡村振兴力量

22222

坚持用“广角镜”审视经济发展,秉承“乡村主导、合作社带动、企业订单回收”原则,让“优势”和“市场”挂上钩。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土地和大面积林下资源,由村集体牵头成立赤松茸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支部书记带头,带领农户开展赤松茸种植,建设赤松茸种植基地200亩,并培育赤松茸种植示范屯1个。发展赤松茸深加工项目,投入500余万元建设松茸酱生产线,成立北国茸都食品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松茸产业扩大规模、提质增效、延伸链条夯实坚实基础,村集体以此实现年增收3万元,辐射带动5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其中脱贫户10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由四合乡政府主导,成立农产品推介中心,注册宣传抖音账号,打造线上销售平台,目前已有粉丝1.8万余人。闲置资源的高效率用,使周边百姓享受到了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激发群众跟着支部走、跟着产业走的信心和决心。

奏响“交响乐”,拓宽乡村振兴路径

33333

坚持用“放大镜”细观本地优势,通过上级支持、协作配套,让“特色”和“项目”对上茬。依托弱碱油桃温室大棚项目,整合建设节能温室大棚4栋,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通过将大棚租赁给林甸县农缘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方式,轮作盆栽弱碱油桃、苹果、嘎啦果等作物4800多盆,村集体年收益约12万元,解决17名村内人员临时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2000余元。在棚室经济发展过程中,采摘果蔬种类单一、错峰优势不明显、棚室周边配套设施不全等问题逐渐凸显,为实现一年四季全时采摘,营造具有独特性、文化性、参与性的现代化采摘棚室,通过县乡大力支持,联合村正实施建设创新型温室大棚和双坡面保温大棚16栋,每栋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新型棚室突出绿色、健康、新颖、特型、科技等亮点因素,可打破北方地域温度限制瓶颈,种植具有观赏性及食用性兼备的盆景式果蔬,实现一年四季有果可采、有菜可摘、有景可观。

擂响“定音鼓”,做大乡村振兴产业

44444

坚持用“望远镜”洞察发展机遇,从“抓小”“抓新”入手,咬定产业发展不放松,让“资源”和“产业”接上轨。依托生态条件优势,坚持统筹谋划,强化项目支撑,因地制宜、精准发力,致力打造多元化经济发展布局,全力打造旅游经济发展的“新高地”。整合现有旅游资源,建设韩国草莓、盆栽苹果、嘎啦果柿子等特色采摘区4个,综合游乐基地1个、垂钓露营基地1个和集装箱民宿12个,形成集“特色采摘、民宿旅游、垂钓露营、农事体验、劳动研学”于一体的田园旅游综合体。夏季建设丛林穿越、攀爬、玉米迷宫、儿童淘气堡、CS野战、田间漂流等旅游项目,冬季增设马拉爬犁、雪地碰碰球、雪地摩托车、大雪坡等新颖旅游项目,打造了田园旅游新业态。同时,成立四合乡猛犸源旅游服务公司,注重与温泉旅游企业、销售平台、旅行社和研学机构合作,嫁接旅游资源,拓宽推介渠道,与林甸温泉形成强势互补。2021年全年共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年收益20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务工就业50余人,人均增收3000余元。

奏响“畅想曲”,推动乡村振兴晋位

5555

2022年,联合村将立足旅游产业与四合文化有机结合,完善旅游景区游乐设施和周边基础设施,不断丰富旅游产业内涵,扩大名片影响力,促进全域旅游提档升级。一是增加水上乐园项目。扩大旅游景区水池面积,在水池两侧种植薰衣草、放养锦鲤,对水上项目进行全面升级,以“水”为媒实现“动感+美感”双结合。二是增设“渔”事体验项目。借助猛犸湖丰富渔业和景观资源,利用专业捕鱼队伍和设备,开展夏季下网、冬季攒鱼等渔事体验活动,以“鱼”为媒实现“捕鱼+旅游”双结合。三是深化冰雪旅游项目。借北京冬奥会东风,对冬季冰雪游乐项目进行深入规划,借助猛犸湖天然1.5万亩冰面、湖心岛、芦苇巷道等资源,举办汽车越野拉力赛等活动。同时扩容大雪坡、小型滑雪场等冰雪游玩项目,提高承载能力,完善亮化工程,丰富游客冰雪体验,以“雪”为媒实现“游玩体验+弘扬奥运精神”双结合。四是增设花海观赏区域。种植百合、芍药等经济花卉80亩,配套花海栈道、观光台、观光小火车等设施,实现全方位观赏,成为美丽乡村网红打卡地。依托芍药药用价值,通过线上线下售卖花卉和观光门票刺激经济提升,以“花”为媒实现“观赏+销售”双结合。五是坚持拓展“朋友圈”。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新坐标的磁场作用,与新华技校合作,成立农民网红培训班,让一批活跃在全省各田间地头的、懂直播销售的农民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新生主力军;与大庆百湖优选九佰街等电商平台深度合作,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品牌打造,引导居民发展庭院经济,销售赤松茸酱、庭院果蔬等特色农产品,在品牌打造中持续发力;与大庆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机构合作,抓住林甸县打造“童话之乡”契机,申办“研学教育基地”,通过攀爬、闯关、田园采摘等田园娱乐项目,强化对大自然的认知,增强孩子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友”为媒实现“研学+发展”双结合。

四合乡联合村将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笃行不怠向未来,踔厉奋发再出发,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奋斗者姿态,建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联合,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大庆市林甸县乡村振兴局 宋丽娜)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