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杜尔伯特:生态“高颜值”发展高质量

发布时间:2022-11-02 10:46:4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走进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徜徉蓝天之下,驰骋草原之边,看水鸟嬉戏,听流水潺潺,赏生态美景……回眸十年,杜尔伯特县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植树造林、全面禁牧等一系列举措,如今,生态保护扎实推进,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胜势。

金秋微雨,走进杜尔伯特县敖林西伯乡永发村大桥屯,家家户户院内堆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村民张殿坤展示家里存储的各类蘑菇,他自豪的说,这些不是普通蘑菇,而是他家的“致富菇”。

“采蘑菇收入也不小,像我们老两口这一段,采蘑菇反正一年年吃年用的,还有点余头儿,整的挺好。现在地也丰收啦,不像原来了,现在地也治住沙子了,产量都挺好。”敖林西伯乡永发村大桥屯村民张殿坤说。

大桥屯又名“蘑菇屯”,地处西北风口“两大荒坡”之一的敖古拉荒坡腹地,治理西北风口大会战在敖古拉荒坡打响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生态债”一点点还清后,不仅有“绿色存款”,还有“利息”。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这个屯的农户开始发起了“蘑菇财”。每年雨季到来,大桥屯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树林里采摘蘑菇,分类后到路边进行售卖,或是被经销商收购销往省内外地市,每家每户采卖蘑菇年收入达一到三万元。

敖林西伯乡永发村党支部书记吕学武说:“以前呢,我们大桥屯啊风沙特别严重,以前就是老百姓种地得种好几茬,因为风大把老百姓这个种子和化肥都吹出来了,自从咱们开展植树造林以来,现在的造林覆盖率达到了70%左右,这个树长起来了,环境自然而然就好了,现在老百姓种地产量也都非常高,自从树长起来以后,同时也生长了很多蘑菇,老百姓收入都非常可观。”

与“蘑菇屯”一样,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改善也让杜尔伯特县的生态环境工作坐上了“快速列车”。十年来,杜尔伯特县人工造林面积达12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3.6%,活立木总蓄积达903万立方米。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修复,草原“三化”现象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年提高,目前全县有造林万亩乡8个(次)、造林千亩村60个、千亩以上地块115处。2016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苗木134万余株(丛),115个村屯实现绿化美化提档升级,幼林抚育15万亩次、清林修枝45万亩、病虫害防治40万亩次。我县还采取草原围栏、松土补播、人工种草等措施,对全县“三化”草原进行治理和改良,并将草原禁牧纳入乡镇(场)工作考核,全县草原产草量和生长质量持续提升;以《森林法》为保障,制定多项整改治理政策,开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侵林毁树等执法活动,加大惩处力度,总受理案件达660起。

十年来,杜尔伯特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探索新发展途径,先后被评为“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先进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2016年9月我县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验收,2018年县林业和草原局获得“三北”工程建设四十周年先进集体称号。自然生态的保护与修复,监管保护能力的提升,将一步步助推我县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杜尔伯特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卫星说:“下一步,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省局的项目支持,加大国土绿化力度,加强生态修复,计划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造林修复2.5万亩,并进一步加大草原、退耕还林等相关项目的协调沟通,争取下一步提高森林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县的生态环境。”

成绩闪亮耀眼,变化振奋人心。如今,翻开杜尔伯特人的朋友圈,一张张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繁星闪烁的照片,见证了杜尔伯特县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县委县政府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书写了让群众满意的生态答卷。(刘志华)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