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知义 人民中国
从“一带一路”倡议到亚投行,从中国梦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北京APEC到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砥砺奋进的五年里,无论是主场外交,还是国际会议,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国智慧”,针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开出“中国药方”。“大国外交”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热议与关注。
时代已不允许美国重温旧梦
特朗普总统在最近一次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中谈道:“我作为美国总统,总是优先考虑美国。我不认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应担负过分的责任。”特朗普总统打出的“美国优先”口号与放弃传统“霸权”的态度互为表里。
也有观点认为,美国只是暂时地朝着放弃传统“霸权”的方向走,迟早还是会修正路线,重返单极霸权之路。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现实残酷,时代已不允许美国重温旧梦。
中国展现新世界观·价值观
那么,中国又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呢?我们至少需要参考的指标,包括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倡议、今年5月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和刚刚结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中国的一系列政策与主张,应放在一个大的语境中加以把握。
“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带”,在地缘政治学中被称为“历史的地理枢纽”“心脏地带”(编者注:出自英国学者哈·麦金德)。那片土地作为世界霸权的必争之地,对立与抗争的战火曾经绵延不断。但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主张应唤醒那片土地薪火相传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共建互惠共赢的经济带。中国向我们述说了一个宏伟的“梦想”:超越以往的对立与纷争,在那片土地上描绘合作、共建、和平发展的蓝图。若能将“一带”定位为和平发展的经济带,并实现合作与互助,那么其中将潜藏着大幅改变21世纪世界样貌的可能性。
20世纪初,英国地缘政治学者哈·麦金德提出“陆权论”认为,东欧与中亚地区是全世界的“心脏地带”,乃世界霸权必争之地。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呼吁在那片土地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中国不单力主“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同时还展望“金砖+”对话合作模式,将翅膀伸展向其他的新兴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习近平主席在基调演讲中指出:“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模式,相互照顾关切,致力于增进战略沟通和政治互信。只要坚定合作信念、坚持增信释疑,就能在合作道路上越走越稳”“坚定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建设性参与地缘政治热点问题解决进程,发挥应有作用”。这些话语鲜明地阐述了在构想今后的新世界时所应拥有的最基本的世界观。未来的理想世界,不是建立在以往大国霸权下的强权秩序之上,而应成为一个“开放多元的发展伙伴组成的世界”。这正是习主席发出的强有力信息,他点明了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厦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9次会晤上,中国正式推出“金砖+”对话合作模式,通过金砖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组织进行对话,扩大金砖的“朋友圈”,把金砖合作打造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南南合作平台。
如此,通过“一带一路”“金砖五国”乃至“金砖+”的巨大构图,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作为世界秩序的构建者,其存在感已显现。值得反复注意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者发挥作用时,始终将和平发展、合作、开放、互惠、共赢的伙伴关系作为基础。
将目光投向2049年的“十九大”
此外,内政与外交是相辅相成的,值得我们关注。
《“十三五”规划》基于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相应地制定了“五年发展计划”。但是,该规划并不仅仅停留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目标”上,同时还将射程瞄向了“两个一百年”,即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中国社会将发展成何种面貌。其中,该规划提出了5个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内政与外交政策的相辅相成,正显现于此。这5个关键词正好切中了当今世界正面临的课题。当然,中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矛盾与风险。习近平主席等高层领导人、学者、专家也曾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及该问题。但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轻松向前、一蹴而就。经历曲折、逐一解决与克服问题、困难,是中国发展的必经之路。
十八大已过去5年了。如何面对课题,解决问题,朝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迈进?此次中共十九大可谓尤为关键。
面对中国崛起的“现象”,世界并非没有困惑和犹疑。中国已作为全球治理体系主导者的一员登场。怀揣着“旧式思维”的一部分人对此难以接受。世界已告别20世纪,步入新的阶段。可依然有一部分人刻意回避正视这一事实。但是,世界在运动,时代在发展,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并且这一过程与日俱增地加速。既然如此,我们该采取的态度,难道不应是共同思考,共同解决课题,携手共建理想新世界吗?
在即将迎来中共十九大之际,笔者浅谈了几个值得留意的视点。当然,拙文不可能包罗万象。但是,毫无疑问,在当前世界迎来巨变之际,十九大的目光不会仅仅停留在“未来5年”上,“本世纪中叶”也将进入到十九大的视野之内。十九大必将成为一届颇具重要跨时代意义的党代会。
木村知义
前NHK主持人、多摩大学经营情报学部客座教授
策划、编译、配图:木越
图片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