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发展混合制职业教育 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2-11-23 14:54:5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作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通过深化混合制办学,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提供新经验、探索新路径,贡献“潍坊智慧”“滨海方案”。

探索政府统筹管理、企业社会参与多元化办学格局

积极探索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民办学校、混合体制、事业单位”和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公办学校、混合体制、民营机制”两种性质的学校整体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借鉴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办学校“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经验,兼收并蓄,创新实践“党委领导、董(理)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校长负责、民主管理”的混合所有制高校管理体制,并强化内部运营机制改革,形成“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的办学生态。

政校企混合制办学的“山海模式”。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是 2011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潍坊市政府主导组建的“企业办学底子、民办高校牌子、混合所有制里子”全省首所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由分属潍坊陆洋运输有限公司、潍坊交运集团、山东通达国际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的山东华洋航海专修学院、潍坊海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潍坊通达国际航运学校三家民办航海学校合并组建而来。由市政府投入536万元,撬动了3.6亿元的社会资本,壮大了办学实力,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办学“山海模式”。2016年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单位。

近年来,学院积极推进多元共建混合制二级学院、公共实训基地,实现了“大混套小混”的办学模式。按照企业方“投课程、投培训、投师资、投管理”和学校方投场地等教学设施设备的优势互补的合作原则开展校企合作,共建3个混合制实训基地、3个混合制二级学院、10个专业。教育部部长、省委书记对学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学校成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新亮点、山东省职业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政校企混合制办学的“山化共建模式”。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由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公司于2003年创建、潍坊市人民政府 2017年承接续办的公办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自搬迁到潍坊滨海以来,学校规模质量跨越式发展,学校在校生人数增长5倍以上,达到11000余人,比原计划提前1年迈入万人高校行列;2020年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汇聚政企优势资源,在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推进会上,促成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鲁控教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省属国企)、潍坊市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成功引入社会出资18亿元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所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公办高职院校。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学院与企业现有产业实现上下游协同联动。上游有实践教育基地、校园文化服务等开展职业教育理念的普及和实践性教育活动;下游有职业培训、人力资源服务、管理咨询等有效“解码”产业人才需求方向和企业的用人理念。通过产业化发展的方式,既实现了产业内部的资源联动,实现了教育公益性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平衡,又践行了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大局的宗旨和使命。目前,学校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潍柴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近40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冠名班近10个,订单班5个,每年推荐三千名学生到企业实习工作,打造了政企联合办学的典范,为公办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实践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

打造全国一流的高技能人才“潍坊模式”实训基地。

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是根据山东省和教育部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协议确定的省部共建项目,也是 2021年潍坊人民政府加快推进省市共建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承担着“率先突破、先行先试”职责。基地规划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总投资20亿元,是山东省内已建成投用的第二个大型公共实训基地。

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采用“实训中心+公司(多个)+院校(多个)”组合式管理运营机制,采取“一个中心、多点布局”方式,按照“小政府、大社会、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原则,建立实训基地由政府、企业、院校“共建、共管、共享”的多元主体办学格局,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减轻政府财政“输血”压力;建设投用以来,一期已投资8.5亿元(财政资金7.8亿元、社会资金0.68亿元)开发600亩,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建成投用综合实训中心、实训体验中心、生产实训楼、比赛场馆、报告厅、教师公寓、学生宿舍等,可同时容纳5000人入住。已利用财政资金建成投用财经商贸、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应用、创新创业、虚拟现实实训平台。支持山东新和成、国邦药业、润丰化工、新绿化工4家行业标杆企业强强联合建成投用海洋化工等实训平台,导入最前沿的生产工艺模块和技术规范标准,精选51类共计94套化工实训装置,一期建成1.26万平方米实训区、综合服务区,年可培训学员5万人次。

通过成立山东滨安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进行实体化、市场化运营,面向行业内企业开展有偿技能实训服务,已与60余家企业签订培训实训协议,截至6月底,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500万余元。截至目前,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累计实习实训、赛前集训、专项培训等9万多人次,承接了潍坊、山东、湖南、宁夏等20个省市、80余所院校师生、企业员工实习实训,成功举办10余次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了50余期国家级高端师资培训班,先后荣获“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行业公共实训基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智慧海洋协同服务平台”等。

深化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新机制

围绕滨海区高端石化、精细医药、新材料、海洋化工、高端装备等支柱产业大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创新制定《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施意见》、《滨海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认知课程进院校实施方案(试行)》、《滨海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材料汇编》等文件,促进教育和产业体系人才、智力、技术和管理等资源要素集聚融合,有效服务滨海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做好教育链与企业链衔接。聘请区内大型企业专家和滨海区文化宣传系统专家到学校授课,各院校教师到企业授课,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和校企课题研究;组织学生到滨海区城市展馆及各大企业参观学习、实习实训,让师生能够走进滨海、认识滨海、体验滨海、留在滨海。

二是立足区域经济需要,共建产业学院。目前大学园院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17个,其中山东化工职业学院与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山东海化集团海洋化工产业学院”,为潍坊化工产业储备优质人力资源。山东海事职业学院与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共建“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歌尔匠造产业学院”,双方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项目孵化,为智能自动化、数据统计分析、工程装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行业领域,培养急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360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山信院-360网络空间安全创新产业学院”,建设了360 (山东)网络空间安全培训中心、山东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1+X”证书教师培训基地等,双方共同开展社会服务,参加国家“护网行动”。潍坊职业学院先后与潍柴、海尔、歌尔、北汽福田等6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校企共建产业学院11个、共建专业29个。牵头成立山东省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大力推进国家级现代学徒制、山东省混合所有制项目试点,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成效显著,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

三是加快产教融合型行业企业建设。依托滨海区制造业等优势主导产业,推进高端石化、海洋化工、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改革的标杆行业;培育出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新和成控股有限公司、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潍坊市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在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下一步,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精神,以建设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为契机,积极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提供新经验、探索新路径,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潍坊力量。

(供稿:山东(潍坊)海洋科技大学园管理办公室 )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