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思科
引文: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建和平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的篇章。
时维金秋,全球目光聚焦北京、聚焦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好评如潮。报告大气磅礴、内涵丰富,总结了过去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经验,绘制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的纲领性文献。
回顾历程,展望未来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解决了一些过去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办成的大事,中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世界为之注目。
十八大以来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也包括外交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以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和责任担当,从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着眼,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外交大战略、大思想、大理念,同时,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提供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也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
中国本着力所能及的原则积极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深入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和重大地区热点问题,主动提供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全球公共产品。习近平总书记还亲力亲为,访问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主持和出席各类重要多边论坛,在国际局势演变的重要关头,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和领袖风范,开创了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新局面。主场外交更是成为近年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内涵也不断丰富,从APEC北京峰会、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峰会,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获得国际认可,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大积极贡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之路,呈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走进新时代,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回答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一重大命题,为解决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提出了中国方案。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5年来,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积极促进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重视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句话高度凝练了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总目标,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希望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大方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为其积累条件,打开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将新型国际关系定义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这既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外交的一贯方针,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愿望。5年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和理念指引下,中国积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按照亲诚惠容深化与周边睦邻友好,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巩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探索实现新型国际关系最现实的路径,把实现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五个世界作为中国和各国共同为之努力的大方向。在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之风重新抬头之际,中国的外交理念和政策取向,占据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笔者曾长期从事对中东地区外交工作,目睹一些国家因未能找到适合自己国情发展道路而导致社会动荡甚至长期战乱,进而给民众带来深重灾难,深深感受道路对一个国家发展的至关重要。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不仅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将对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能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也昭示“人类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中国始终尊重和鼓励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选择各自发展道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新的路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为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智慧。此外,中国外交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始终把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互信互助、互利互惠、互学互鉴,是新时期南南合作的深入发展,符合时代潮流,也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基于这种信念,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时代,中国将继续在国际上积极发挥应有的作用,争取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倡议成为国际共识,越来越多的中国方案汇聚成国际行动,越来越多的中国机遇为世界各国共享。我深信,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国人民将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建和平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的篇章。
作者为外交部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前中东问题特使。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