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太航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系列——小学数学

发布时间:2022-12-19 11:22:04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为了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落实新课标理念,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2022年12月15日,小店区教育局对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推动信息技术指导下数学学科线上培训和研讨活动。

12月15日上午 8:30-11:30,由全国优秀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山西省特级教师孙晓红为我们带来了《如何从教材中寻找正确的学习过程》的线上培训。

孙老师从数学的作用与认知、课标理念、学习过程与途径、学习过程培养的涵义、实践案例五个方面进行分享。本着“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穿插实际教学经验侃侃而谈。

(一)孙老师通过著名的钱学森弹道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习数学就是难而正确的事,学习数学,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数学学习是个体的数学认知结构不断得到发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确定学习途径三条有效策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积累经验。

(二)在课标理念中,孙老师提出要遵循课标精神,尊重教学实际,精准用好教材,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在教学设计上要具备的五个能力:1.孩子在课堂上要学什么?2.孩子在课堂里学习的动力是什么?3.到底要让孩子学到什么程度?4.需要给孩子什么样的学习支架?5.如何证明学生达到了所提出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通过不同层次的学习,孙老师揭示了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改造自己的经验体系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重视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四)孙老师从学习过程培养课程的涵义和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这两方面进行阐述,在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引领和陪伴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和认知活动形式;作为学生,要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去认识或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最终理解知识意义的过程。从而养成学生准确学习课堂知识的自主能力,形成个体优秀的认知素质,发展个体卓越的实践和创造能力。

(五)孙老师以说课的方式主要和老师们分享了别出心裁、独具匠心的《圆的认识》、《圆的面积》的教学设计。告诉我们一节课的设计要研究教材,研知识的本质、知识的来源、知识的逻辑结构,研学生的认知学情、认知障碍、认知困惑。孙老师结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为教师们带来了崭新的教育理念和深度思考,让教师们站位更高、思路更广、教法更活,收获满满。

12月15日下午,由张俊珍老师引领解读数学新课标,研讨主题为《新课标引领下的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策略--2022 年版数学课标实施的重点与教学建议》。

张老师主要围绕三方面进行: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主要变化与新的突破和实施重点与教学建议。

张老师首先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 9 位诺贝尔获奖得主的成长经验与教育思考解读了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接着她对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的理念做出了深入的剖析,给我们进一步学习和落实新课程标准作出了指导。然后从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素养、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构建了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提出了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建议、构建了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阐述了 2022 版课标的主要变化与新的突破,强调修订的总体思路就是加强几何直观,加强代数推理,关注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从内容结构化、阶段性、树立课程衔接观几个方面阐述了新课标的实施重点。张老师还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从“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各领域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突出知识的结构性和逻辑性”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张老师的解读让老师们对数学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老师们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听讲,用心做笔记,同时也记录下自己的思考,真正领悟所学内容的真谛!

通过此次线上名师研讨会,大家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更加深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做到心中有课标、有核心概念,有意识地将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努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供稿:太航学校)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