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中国将在全球治理中展现大国担当

发布时间:2017-10-25 12:48:06 来源:中国报道

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主任

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特征,历史的车轮也使世界进入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与此同时,人类也面临着新时期的共同挑战。在全球增长乏力、发展不平衡、逆全球化思潮以及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面前,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坚定地表示,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不断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贡献中国智慧。

“逆全球化”不可持续 推动“包容性全球化”

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传统上由发达国家和西方世界主导的全球化进程虽然在推动产业和技术革新、塑造由西方国家主导的“文明高地”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这一过程伴随着民族主义、保护主义等思潮推动的“逆全球化”潮流。难民问题、英国脱欧等黑天鹅事件以及欧洲民粹主义爆发,特朗普上台后先后退出TPP、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组织,签发“禁穆令”,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治理体系遭受了考验。

短期来看,“逆全球化”可以让一个国家获益。但这是通过零和博弈获得的收益,是不可持续的。在当今社会,国际贸易中的产业链已经逐渐为价值链的形态所取代,由此带来的大分工、大调整,使得贸易的功能已经无法完全对应全球产业分工、经济分工的获利分配,而传统贸易“追求顺差”的思路已经不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根本利益,不适应全球化时代新型经济体的发展需要。在价值链时代,价值创造只能由分工不同的国家之间拆除贸易壁垒以释放红利,并通过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在国家之间、民众之间公平地分配红利这一思路推动“包容性全球化”的实践。

中国重视全球治理体制的公平性和稳定性,当前全球化所遭遇的挫折,主要是由于旧的全球化体制在利益分配上不公平,存在国家之间、阶层之间的失衡,国家之间的宏观政策缺乏协调,导致国际体系应对危机的能力不足。“反全球化”不能建设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各国携手打造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克服民粹主义的狭隘,才能解决全球体系中结构性不平等的问题。

过去70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国际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在经济、政治、人文上越来越离不开彼此,都成为利益相关者。对全球化浪潮持消极态度、片面主张本国利益,只会导致本国的发展不能与全球发展进程相互协调,损害全人类的长远利益。

担当负责任大国角色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通过吸取上一阶段全球化的经验与教训,中国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国际规则的构建与改革,提倡包容、普惠的全球化理念,并推动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了中国过去五年来展开的全方位外交布局,指出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

中国已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在建立全球治理新秩序方面,也将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习近平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从行动上,中国更突出在全球议题中的“两个担当”,即发展机会担当和全球治理担当。中国主张加强对全球贸易投资的规范和指导、积极平衡好国内利益分配、照顾底层民众、发挥好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协调作用、抵制保护主义、规划互利共赢的路径,在不断成功的实践中探索出具有普适性的方案、规划。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进包容性全球化,主张扶持劳工和民众、节制资本,坚决反对“逆全球化”和坚持旧思维的全球化错误路线,联合所有积极力量,致力于推动“共建、共商、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包容、有序、公平、有责任感的全球化。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动共同发展的“战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化的“中国智慧”将引导国际社会达到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新境界。“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首先,中国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并让更多人分享全球化福祉,继续遵守国际规则并参与甚至引领新规则的制定,推动全球化并为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人力、财力、智力支持。在推动全球化、建设全球治理新秩序的进程中,中国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为全球范围的框架性合作提供“中国智慧”。

其次,中国可通过“一带一路”等发展倡议和金砖国家等合作机制,促进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加强南南合作,在全球治理平台上捍卫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提出有利于公平、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全球性解决方案。

再次,抓住区域发展和第三方合作等机遇,促进中美,以及西方发达国家、金砖国家等之间的合作,通过创造机会、发现机会,开辟新的合作区域和合作领域,将全球主要国家“绑定”在共同发展的“战车”上。

最后,在完善全球治理相关的重点议题,如贸易、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气候变化,结构性改革与政策协调等领域,中国的实践和方案的分量将越来越重,中国可在一些重点领域积极探索改革,打造引领世界的“中国标准”,争取更多国家的支持,增加全球化进程的正能量和凝聚力。

习近平多次强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向共同利益、共同安全维度的人类社会新境界,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选择”发挥全球性价值的新舞台。中国方案就是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遵循国际关系历史上形成的主权平等、国家平等原则,坚持以和平的沟通协商化解分歧、解决冲突,公平地适用国际法各项原则,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制定国际规则、决策国际事务。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国、欧盟等国家都充分享受到了全球化的红利,并且至今仍是受益者。鉴于美国退出TPP、气候变化协议等经济、气候方面的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全球化未来的发展越来越系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世界人民的支持。在G20、金砖国家等全球治理场合、平台上,致力于全球治理的“中国模式”和“中国倡议”,将在多种模式的竞争中体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长久的生命力,并将演化出各国各地相互响应、相互促进的全球化实践。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