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实在线

大数据如何重构金融?

发布时间:2017-11-08 16:02:4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金融行业已经成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落地应用的重要行业领域。那么,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上会引来机遇?会产生哪些新问题需要解决应对?传统金融机构在大数据以及金融科技的冲击下,又需如何做出调整?11月6日,在由京东金融与红杉资本联合主办的首届“JDD-2017京东金融全球数据探索者大会”上,业内人士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表示,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的出现,以及互联网企业在跨界开展金融的挑战下,传统金融机构已经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服务的场景化和平台化在加剧。以往的服务模式和理念在变化,有很多银行推出了移动端APP,通过平台提高服务的同时,也在通过场景获取数据,为金融业务的开展和风控,以及精准营销在做准备。二是风控手段的多元化,大数据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在风控中很重要的辅助手段。三是服务的多样化,包括智慧理财,智慧投资,投顾和量化交易,扩大了金融服务的多样性。

大数据是金融科技的基础,在下一步的大数据发展未来,需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陆书春认为,大数据并不等于信用。如何在大数据中通过应用这种能力来让大数据在辅助风控和营销上真正发挥作用,这一点上也是企业需要关注的。反之,数据的不准确,数据的不完整可能在整个决策中造成重大损失。

“大数据本身是一种信息资产。如何立法,制度化和标准化,如何平衡好信息孤岛和信息滥用的关系,是行业都要面临的问题。”陆书春说。

彭文生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未来十年,金融科技的发展会在大数据的隐私和安全,以及大数据的公共的属性之间的平衡,公共政策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平衡,是影响未来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的方面。”

TalkingData创始人兼CEO崔晓波指出,由于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的高速发展,过去六年所产生的大量的和移动的行为与社交行为相关的大数据体量;而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来看,碰到这些新数据类型,如何去管理、利用和变现这些数据是目前金融科技在致力解决的问题。

在崔晓波看来,金融企业利用大数据的话,一般要经过“四化”。一是业务数据化。二是数据的资产化。三是数据的场景化和智能化,四是数据安全。

京东金融CEO 陈生强表示:“金融和数据天生就连接在一起,人工智能加快普惠金融的到来。数据和场景是人工智能的前提,京东金融在数据和场景方面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实际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目前正在全球范围被深度挖掘,但这些研究更多存在于理论层面,很难应用于实际场景中。在此背景下,京东金融举办了JDD大赛。

据悉,京东金融举办JDD大赛的目的就是将场景、数据、人工智能进行深度结合,让参赛的研究机构、院士学者、资深分析师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使用京东金融提供的真实数据和场景,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性,实现各方的合作互生,最终推动全球智能金融的发展。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