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能动司法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

——黑龙江红兴隆人民法院能动司法走出护企新路
发布时间:2023-04-20 13:42:0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2023年,黑龙江红兴隆人民法院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找准法院服务保障辖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企业健康发展的结合点和发力点,坚持能动司法,在源头化解上勤思考,在司法服务上求精进,在护航发展上出实招,用法治力量推动辖区营商环境持续向优向好发展。

为大局服务,实现司法办案“三个效果”有机统一

7d2cf7059024bf1fa3afeb7033dbaaf

“法官,这个调解方案可行,你说的有道理,我同意交出供热钥匙,我就是信你这人了!”

供热企业负责人将供热场所钥匙交到法官手中,法官手握钥匙、内心激动,一起事关民生、案涉金额高达5000万元的纠纷,止步于未诉,化解于萌芽。

2023年,红兴隆人民法院开展“一企业一法官”“三个不用找关系”“惠企清积 善意执行”等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打出护企服务“组合拳”。在一起某农场有限公司与某供热企业的纠纷中,南横林子人民法庭在访企问需工作中及时发现矛盾,本着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原则,坚持司法前置、未诉先办、提前介入,善用情理法疏导劝解,仅用2个小时诉前化解了一起事关民生、案涉金额高达5000万元的纠纷,解决了新供热公司进入供热场所开展工作的难题,让辖区百姓温暖过冬,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为了将护航企业规范经营落到实处,红兴隆人民法院实行6名领导班子成员、30名员额法官每人包联1家民营企业的“一对一”模式,以“深、细、准、效”为标准,深入企业内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面对面为企业送上法律服务,力争将矛盾化解于诉前,累计征集意见建议63条,现场解答问题65个,诉前调解化解涉民企纠纷6件,案涉金额达5013.7万元,把护企体现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

为民企纾困 实现中小企业“破茧而出”重获新生

IMG_256

“我以为这80万真的会压垮我们,真心感谢咱们法院,为企业办实事,让我们又活过来了!”还完最后一笔欠款,某被执行企业负责人握着法官的手,仿佛重获新生。

助力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是红兴隆人民法院护企服务“组合拳”中的重要“一拳”,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抗风险能力弱、资金链紧张的问题,双柳河人民法庭在执行工作中,坚持贯彻善意、柔性的办案理念,慎重采取查封措施,扩大“活封”“活扣”适用范围,在法律范围内,留足生产时间,让被执行企业财产最大程度发挥其运营价值,既在约定时间内还清了欠款,又实现了“自救”。

在办理某粮食加工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中,为了多渠道化解债务危机,实现破产企业价值200余万元资产的有效利用,依法保障企业30余名职工合法权益,法院发挥破产审判“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功能,快速厘清企业债权,助力企业依法完成破产清算,并成功拍卖,依法保障多方合法权益,实现司法资源和社会效益的“双优双赢”。

为发展助力 实现经济秩序“有序稳定”更加规范

IMG_258

“法院的司法建议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已按照建议修改合同文本,并在全省推广。”某金融机构支行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向法院干警表示感谢。

司法建议工作是法院审判职能的延伸,是人民法院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路径和手段,是人民法院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方式。

为了降低金融风险,红兴隆人民法院在日常审判中敏锐发觉辖区内金融企业存在的问题,主动作为,创新司法服务企业的有效方式,在给予某金融机构的司法建议中,针对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催收借款、主张担保权利以及长期怠于行使权利等问题,建议金融机构在签订金融借款合同时要求借款人填写书面“送达地址确认书”,固定对方联系地址及联系方式,用有痕方式记录主张权利的过程;建议对借款人违约情况及时通过正当程序主张权利,并保留相关证据,降低金融风险。辖区内金融机构全面采纳司法建议,针对漏洞全面整改,并予以回函,进一步防止不良贷款的发生和蔓延。一季度,辖区金融案件量同比下降46.43%,有力维护了金融企业的健康发展。

2019年以来,红兴隆人民法院切实推进司法建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在审判执行过程中善于发现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相关问题的症结所在,推动司法建议工作向深层次发展,累计发出各类司法建议117份,其中涉企司法建议43份,占总数的36.75%,促进了行业突出问题的有效整治,有力助推了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规范一方。

以法治之规矩,成发展之方圆。红兴隆人民法院将继续瞄准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堵点、难点,能动司法、统筹谋划、合力攻坚,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抓手,以保障企业健康发展为依托,以打造具有自身特色助企亮点为着力点,用高质量司法服务,在助力企业跑出司法加速度的过程中,推动辖区营商环境在法治轨道上阔步前行。(红兴隆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