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匠心育人十六载 青春无悔写春秋

——记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尹航
发布时间:2023-04-21 11:57:0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还不走吗,尹老师?”

“我再看会,你们先走。”虚掩着的门里透露出尹航的忙碌背影和隐约入耳的翻书声。

这样的场景,已是寻常。

2021年深秋的一个傍晚,尹航听到了近来最令她欣慰的消息,她指导的多名学生不负所望,在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这已是她作为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该竞赛中勇攀高峰的第三个年头,也是她肩负哈电院动力系教学重任的第十五载春秋。三年来,在该项竞赛中,她的学生共有3人获一等奖,9人获二等奖,6人获三等奖,学生总获奖率高达90%,竞赛成绩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回头看着那间陪伴她与孩子们并肩备战多日的实训教室与早已摆放整整齐齐的教学器材,尹航的脸上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

人如其名,她就似一艘远航的小船,温暖、坚定,且充满力量。

“路还长着呢。”她说。

荣誉加身,尹航非但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坚定了其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力量。从教十六载,她用心温暖学生、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用不懈的奋斗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添砖加瓦,将整个青春洒向了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她,无怨无悔。

——仁而爱人,有爱之师亦有责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教育不仅要有深度,而且更要有温度。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教育,一场师生共同奔赴的温暖旅行,不惧风雪,以心润之;薪火相传,而心灯永恒不灭。

“我们要做有温暖力的教师。”尹航说。

无论是在早年担任辅导员期间还是成为如今的教学骨干之后,尹航始终坚持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她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更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时常会和学生谈心,帮助他们及时疏导情绪。

尽管桃李万千、时间恒远,尹航依旧没有忘记她温暖过的每一个哈电院的孩子。

“尹老师,教师节快乐!”每逢教师节,她的手机里都会收到各种各样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发来的祝福短信,而在这些信息里,总有那么一条显得格外与众不同。那是一条来自于尹航十几年前曾经教过的“问题男孩”的短信。

确切的来说,是封“长信”,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更像是一封“家书”。从节日问候到工作内容再到生活近况,他总是事无巨细的讲给这个当年带他重新走向人生正轨的尹老师听。尹航也关怀备至,如当年一般重复着爱的“唠叨”。

“刚当老师的那几年,我曾经也很迷茫,不知道如何才能让教育变得更有意义。 我只是不想让我的孩子掉队。”自己尚三十出头的年纪,她却依然把这群“00后”、“05后”的学生视作孩子,如母亲一般呵护关怀,发自内心地珍惜热爱着与这些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寸时光。

“但现在我明白了,那些能用仁爱和温度影响孩子们一生的教育,就是真正的好教育,而我们也要做有温暖力的教师。”

时间越久,情愈浓,爱愈深。回忆过去,永远是柔软的眷恋,展望未来,永远是无限的期待——这便是仁师心境。

——学而重践,诲人不倦事躬亲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险夷,履之者知。职业教育不仅需要教师有育人之能,更需有工匠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培养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20年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职业教育所展现出的多元性、实践性、技术规范性等尤为突出,而这对任教教师来说意味着有更多的问题需要面对,示范教学任务更难把握。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尹航老师常说的一句话。“让学生们勤练兵、勤动手,才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二次理解。学院里的大型专业实训场地就是孩子们最好的‘练兵场’,是他们未来能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的最佳‘法宝’。”在日常教学中,她也时常教导学生实践出真知,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运用知识。

2019年,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空前重视,并推出了“职教二十条”,把我国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尹航作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系专业的核心教师,深感责任之重,不能再墨守成规,而要转变观念,立足行业、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电力蓝领工匠贡献绵薄之力。

为此,2019年至2021年她连续三年带领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学生发电机组集控运行技术技能竞赛。

没有双休日,放弃娱乐时光,难以陪伴家人,在这漫长而辛苦的备战时间里,她在学生堆里一“泡”就是六十多天。

在一天满课的忙碌教学任务结束后,空荡的教学楼走廊总会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嗒嗒……嗒嗒……”,那是收起教材、准备赶往实训场地和学生们备战竞赛的尹航老师。这是属于奉献的奏鸣曲,是尹航对学生如水般温润、如火般热烈的关切与责任。

“没关系,我们再来一遍。”

夕阳渐落,夜色可亲。月光披洒,照映着窗边那个为学生而忙碌的侧颜。

终于,时间给了她最好的答案。尹航所带领的竞赛小组,成绩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始终名列前茅,学生获奖率高达90%,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教而自新,时代召唤我必应

匠心育人,新时代教师必要有“天工人巧争新”的思想与干劲。

教育乃兴国之本。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新时代面向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明确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

“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是。”身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想要教给别人一杯水,那么只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将自己变成湍流不息的江河。

作为新时代的高校中青年教师,尹航始终怀葆初心、守正创新,坚持用新知识、新思想、新体系新方法来武装自己,不断完善教学科研工作。

潜心求索,学无止境。于微观,永葆青春姿态,扎深根基,脚踏实地,耕耘平凡点滴;于中观,分析自我教育特色,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于宏观,准确理解国家政策风向标,倾听新时代脉搏,在浪潮中把握方向,于历练中磨砺品性。这是尹航对自己的一贯要求。

由于不是师范类专业毕业,她就利用业余时间坚持不懈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刊物来弥补自身不足;为了更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就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在摸索中找到富于趣味的教学风格;为了让学生能够学有所依,她便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夜以继日地编写适合学生们的教材;为了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她积极争取各类外出学习机会,多次深入现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与现场运行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争将最新的技术、最实用的成果带回课堂。

这些年来,她先后编写《电厂锅炉设备》《发电厂动力设备及运行》《热力发电厂》等校编教材,发表《掺煤量对CFB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调研论证职业技术教学延续行的重要意义》等多篇关于专业技术和教学方法研究的论文,被收录于多个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杂志中,还有部分论文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奖项。

2019年,尹航代表学院参加黑龙江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荣获三等奖;2022年5月作为核心成员组织并参与《立足龙江,服务全国,助双碳落地——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教学建设项目,荣获黑龙江省教育厅职业教学教学成果二等奖;同年9月,代表国家电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参加中电联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电力行业青年培训师教学技能竞赛并荣获个人三等奖,实现了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在该项竞赛中“零”的突破,填补了龙江电网人在这项赛事中长期空白的局面。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成长于新时代的青年,从不缺航行的船只,更不缺扬帆起航的勇气;扎根于新时代的教师,要有敢为人先的魄力,更要有为人筑梦的觉悟。

三尺讲台三寸舌,一支粉笔一腔血。在教学战场上,默默耕耘、甘为人梯;在讲坛之外,无怨无悔、服务学生。她用心播撒爱的种子,践行着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以爱养人、以行教人、以新育人,在育人中铸就成长,于实践中挺起脊梁,用崇高的匠人精神谱写着为祖国电力事业发展培育建设者的璀璨新篇。

——这,就是尹航。(张竹喧)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