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红兴隆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基层法治建设,创新普法方式,“三化”推进全方位普法、“三加”落实精准普法、“三暖”强化专项普法,织密普法宣传网络,共绘法治“同心圆”。
“三化”推进全方位普法
一是建立“1+N”包联机制,推进普法“体系化”。以庭室为单位,庭室每名干警包片一个或几个作业站,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体系化普法。二是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推进普法“多样化”。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参观体验、庭审观摩、互动交流等形式,让辖区群众亲身感受法院的办案流程、便民措施和法院文化。2021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56次,受邀人数达4908人。三是开展“五必进五必访”活动,推进普法“常态化”。送法进农场、企业、单位、学校、家庭,做到矛盾纠纷易发必访、困难企业必访、治安隐患集中地必访、特殊群众必访、困难企业必访、治安隐患集中地必访、农场社区居民必访,累计发放普法宣传单近万张,征求各类意见建议238条,避免了社会矛盾升级。
“三加”落实精准普法
一是“庭审观摩+普法”。精选近四年辖区典型涉农案件,组织开展“庭审观摩”活动,结合《服务“三农”白皮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参加活动的500余名农户讲解涉农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提升防范化解“三农”纠纷风险能力。二是“一企业一法官+普法”。实行6名领导班子成员、30名员额法官每人包联1家民营企业的“一对一”模式,以“深、细、准、效”为标准,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面对面”为企业送上法律服务,对企业在合同订立、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法律风险提示,帮助企业堵塞经营漏洞,现场解答法律问题65个,征集意见建议63条,诉前调解化解涉民企纠纷6件,涉案金额达5013.7万元。三是“法治副校长+普法”。全院16名干警受聘担任辖区16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针对不同学校的需求,围绕防范校园欺凌、防性侵犯罪及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等方面精心设计“订单式”课程,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粮食日、黑土地保护周等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模拟庭审、普法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53次,受教育师生4982人次,进一步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引领和法治教育。
“三暖”强化专项普法
一是开展“暖春”专项行动。走访辖区农资企业68家和农户156人,在辖区27个农、牧场发放《服务“三农”法律知识200问》等各类普法宣传资料3000余份,保护农户和农资经营者合法权益,辖区涉农纠纷案件量同比下降21.52%。二是开展“暖秋”专项行动。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秋收的时机,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普法宣传42次,“面对面”做好法律服务,将家乡的“法律关怀”装入外出人员的行囊。三是开展“暖冬”专项行动。走访供热企业和居民,关注辖区冬季供热供需平衡,保证供热市场有效运转,辖区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量同比下降50.65%。
普法先行,共绘“枫”景。红兴隆人民法院以三化、三加、三暖的普法工作体系,打好法治宣传教育“组合拳”,打通基层普法最后一米。(邢曦白)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