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1日闭幕的七国集团(G7)广岛峰会上,美国伙同“东道主”日本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在乌克兰危机、台海局势等方面制造对立。峰会发布的联合声明大肆炒作涉华议题,并以所谓的“经济胁迫”影射中国。对此,前NHK主播木村知义通过《人民中国》撰文表示,“七国集团”时代已经落幕,日本应当认识到,G7广岛峰会严重损害了日中关系,并应反思自身无视世界的多元化趋势,一味力图加强“日美同盟”的行径。
对于我们这些从事与中国相关工作的人来说,应该从G7峰会中看到些什么?为了观察“G7时代”后的世界与中国,我们需要拥有怎样的视角和问题意识?让我们一起回到峰会举办之初,一边回顾,一边思考。
木村知义
前NHK主播、自由撰稿人
宣告终结的“七国集团”时代
有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闪电”参加,在今年G7广岛峰会期间,日本列岛笼罩在一种高涨的气氛中。但是,如果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就能看到一个与众多媒体所传达的“日本作为轮值主席国做得很好”的氛围大相径庭的世界。
首要原因,是本次峰会再次揭示出,通过七国集团这个“框架”引领世界、解决问题的时代已经终结。
5月2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参加了G7广岛峰会中主题为“乌克兰局势”的会议
1975年,当时的“六大富国”发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首脑会议”,而后,这一机制扩充成员国,改名为“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日本称‘主要国家首脑会议’——译注)”,尽管如此,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仍想以原有的“框架”和世界观继续控制世界,这种想法要么是纯粹的狂妄自大,要么便是彻头彻尾的错觉。
实际上,这一事实早在1999年便已明确。当时,G20(二十国集团)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应运而生,从原先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升级为“领导人峰会”。而本次G7峰会使得我们对这一事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换句话说,正是因为“主要发达国家”的“框架”存在的“破绽”已经无法忽视,所以必须扩大范围,将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纳入进来。
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明白,如今的G7已经无法引起世界人民的共鸣。
“G7”上,中国竟成“主角”?!
仔细思考今年的G7峰会,就会发现许多充满矛盾、难以理解的事情。最甚者,是对于G7主题究竟为何的困惑。从结论来讲,并不出席会议的中国竟成为最大的主题。也就是说,中国居然成为G7台面之下的“主角”。
在日本政府的G7官网上,列出了本次峰会的两大“重要议题”:“维护以法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联系”。
就所谓的“维护以法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联合声明中称,“在认识到与中国坦诚接触并直接向中国表达我们关切的重要性的同时,准备与中国建立具有建设性的稳定关系”,但另一方面,又表示“对东海和南海的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强烈反对任何试图单方面通过武力或胁迫改变现状的企图”,并深入谈及台湾、西藏、新疆、香港等。
不仅如此,联合声明中还称“我们的政策方针不是为了伤害中国,也无意阻碍中国经济进步和发展”,但同时又表示“要应对中国扭曲全球经济的非市场政策和做法带来的挑战”“打击非法技术转让和数据泄露等恶意行为”“抵御经济胁迫,增强经济韧性”等,建立“应对经济胁迫的协调平台”,遏制打压中国。
5月20日,G7广岛峰会召开第5次会议,主题为“经济韧性与经济安全”
G7广岛峰会“伤害”了日中关系
可以看出,G7峰会自始至终都意在“打压”中国,如此这般将中国摆在桌面上,描画出一幅“G7vs中国”的对立构图,这在G7峰会中是前所未有的。而这其中发挥“带头作用”的便是轮值主席国日本和首相岸田文雄,这一现实相当严峻。
对此,中国外交部表达了强烈抗议:“七国集团不顾中方严重关切,执意操弄涉华议题、抹黑攻击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此外, 5月21日,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提出“严正交涉”:“ 日方作为今年七国集团轮值主席国,在七国集团广岛峰会系列活动和联合宣言中伙同有关国家抹黑攻击中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违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今年8月即将迎来《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在这样一个历史性节点之前,G7给日中关系造成了“深深的创伤”,我们日本人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事实。
日本必须认识到世界正在变化
不过,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明白,并非所有国家的领导人和相关人士都完全赞同这种打压中国的行为。在此摘录部分媒体报道用以说明。
·德国总理舒尔茨在接受德国广播公司 ZDF 采访时表示:“供应链与对华出口将持续。而且,没有人对遏制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路透社5月21日报道)
·法国《费加罗报》称“法国与日本、美国在对华立场上存在很大差异”。对于联合声明中关于中国的表述,“马克龙总统试图使用较为克制的表达方式”。对此,日本则表示“不理解法国的立场。将法国视为‘G7中不坚固的一环’”。(产经新闻5月22日报道)
产经新闻报道截图
·广岛原子弹事件幸存者,目前在加拿大开展呼吁废除核武器活动的瑟罗节子(Setsuko Thurlow)批评道:“G7广岛峰会是一场巨大的失败。从首脑们的声明中感觉不到温度和脉搏。”对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出席,她表示:“讲的全是关于武器支援的事,完全没听到有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广岛进行这样的话题,使人非常不悦。” (共同社5月21日报道)
现实告诉我们,世界正在变得多元,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和立场推动着这个世界运转。这些立场各异的国家不会“唯美国马首是瞻”,这便是所谓的“非美世界”,而且目前的趋势是,“非美世界”逐渐占据全球多数。应该说,美国的单边霸权正在衰落。世界不会遵照美国的想法运行。另一方面,美国动员所有盟国,想方设法维持住自己的“盟主”和霸权地位。但是,就连法国、德国等北约国家,也未必“一边倒向美国”。现在是时候从根本上反思日本认为“加强‘日美同盟’‘大过天’”的立场和做法了。
我认为,这正是观察、认识“G7”后的世界与中国时不可或缺的视角和应当拥有的问题意识。
(编译:林林)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