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举办的《澜沧江 - 湄公河合作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在云南昆明以线下会议的方式举行。
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澜湄国家认真落实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第五次外长会和第六次外长会共识,稳步实施《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聚焦“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围绕“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大优先领域展开合作,均取得突出进展和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政治安全领域紧密合作。澜湄六国高层往来密切, 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共同引领和推动澜湄合作的发展。六国在历次高层会议上通过了《澜湄合作第五次外长会联合新闻公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万象宣言》,以及 《关于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对接合作的共同主席声明》、《关于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框架下深化传统医药合作的联合声明》、《关于加强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联合声明》和《关于深化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地方合作的倡议》等重要文件。澜湄国家领导人、政府和政党往来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在非传统安全合作方面, 澜湄六国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亮点纷呈。在贸易合作方面,澜湄六国实现了逆势增长。2020年,中国与湄公河五国贸易额达 3229亿美元。其中,农产品贸易额达 240 亿美元,双双实现了约 12%的同比增长。2021 年,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贸易额继续稳步提升,达 3980亿美元,同比增长23%。农产品贸易额约为2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 6%。在投资合作方面,中国企业在湄公河地区的投资金额屡创新高,推动农业、纺织之电子产业园区等合作不断深化,成为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经贸关系的新支柱,开创了经济增长新局面。在可持续发展合作方面,六国积极实施《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战略(2018—2022)》,落实和推进“绿色澜湄计划”,助力澜湄区域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基础设施知识共享平台”“促进可持续生计的生态系统管理改善试点”等项目顺利启动。
社会人文交流领域丰富多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之下,澜湄国家不断创新交流方式,构筑起民心相通的新纽带。“澜湄电视周”、“澜湄合作媒体云峰会”、“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交流活动”、“澜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等交流活动顺利举办,2021年6 月发布的《关于深化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地方合作的倡议》,明确了澜湄国家地方政府开展友好交流与互利合作的主要内容。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