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中国金融科技掀起“出海”潮 东南亚市场成宠儿

发布时间:2017-12-27 16:22:11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引言:面对东南亚巨大的市场诱惑,中国金融科技“走出去”简单,但要真正“走进去”却非易事。

本刊记者 张利娟

随着监管逐步趋严,中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开始寻求新的出路——"出海",而首站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人口超6亿的东南亚地区。一时间,东南亚成为"香饽饽"的背后原因以及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走出去”和“走进去”面临的难题和机遇等备受热议。

“出海”模式不一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金融科技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东南亚的金融科技水平则落后中国2至3年时间。因此,中国金融科技企业蚂蚁金服、京东金融、新联在线、宜信等进入东南亚市场时,积极输出自己的经验及已有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东南亚各国开始提供移动支付、在线借贷、在线理财等金融服务。

据悉,蚂蚁金服以移动支付打头阵,自2015年起开始进入东南亚市场,如今已布局印度、菲律宾、泰国等近10个东南亚及南亚国家,并逐渐为当地企业输出支付技术,打造本地钱包,服务本地用户。如2016年打造的泰国版“支付宝”Truemoney,引入了支付宝的“全球收全球付”支付系统,方便了当地民众。

和蚂蚁金服不同,京东则通过电商途径先进入东南亚市场,随后又在支付领域做了进一步布局。“在泰国的市场调研中,我们发现泰国的大部分线下场景都还是以现金和信用卡交易为主,而消费者对安全、可靠、便利的电子支付服务需求是在增加的。”京东金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此,京东金融于2017年9月宣布与泰国尚泰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为泰国用户提供金融科技服务,以及提供更加便捷和普惠的金融产品。”据悉,2017年11月该合资公司启动,面向泰国和整个东南亚消费者推出了线上零售平台。

PINTEC(品钛)集团与富卫集团在新加坡共同投资成立的PIVOT公司则可谓技术输出的典型代表。该公司主要面向东南亚地区推广数字化财富管理及智能投顾技术服务。

谈及在线借贷模式,新联在线可谓鼻祖。其采用P2B模式,专门为当地中小企业以及民众提供网络借贷服务,帮助当地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破除资金困境,有效实现企业资本增长。

宜信及陆金所等在东南亚国家则不断开发海外资产,通过提供理财产品等服务,拓展投资渠道,实现资产全球化配置。据悉,宜信除了提供财富管理,还将提供智能投顾、网贷、众筹和智能保险等服务。陆金所的目标是为拥有海外账户或资产的中产阶级提供纯线上理财服务,如固定收益产品、债券基金等。

市场到底有多大?

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扎堆“出海”东南亚,一方面是行业引领者的预判,另一方面也是东南亚市场需求增长的结果。因此,东南亚市场究竟有多大值得探究。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告诉本刊记者,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制造业产能向东盟国家转移,东南亚经济发展势头持续向好,其金融服务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金融科技的应用也将非常广泛。

“当前东南亚金融机构面临的高成本服务客户、客户经理和客户不匹配、目标不匹配、追涨杀跌等痛点和中国很像,甚至更深。而且很多金融科技企业还处在非常草创和初创时期,他们也在寻找解决方案。这就给中国金融科技公司‘走出去’提供了新机遇。”PINTEC集团璇玑CEO郑毓栋说。

据悉,相比国内,东南亚地区金融服务辐射范围及覆盖率相对较低,除了新加坡等少数国家,大部分国家的金融服务体系、能力相对原始,庞大的市场需求需要得到释放。

“东南亚毗邻中国,相比欧美,中国金融科技公司更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域优势。同时,集中出海潮也折射出国内市场愈演愈烈的厮杀境况,各项成本水涨创高,加之监管趋严,盈利和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而东南亚正处于发展红利期。”新联在线董事长周伟强说。

玖富国际CEO林彦军则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很多项目合作都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持。另外,中国金融科技在支付、数字普惠金融等多个方面的经验也可以复制到这些国家和地区,这都为中国的金融科技带来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走进去”是关键

面对东南亚巨大的市场诱惑,中国金融科技“走出去”简单,但要真正“走进去”却非易事。

采访中,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金融科技走进东南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政策风险和金融安全。就政策风险而言,在国内允许个人与个人的直接借贷行为,但在东南亚部分国家是不允许的,甚至某些国家只允许企业与企业之间产生直接借贷行为,这些法律制度的区别,会使企业在海外扩张时陷入到众多不可预测的法律风险中。

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市场状况不同,不同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网服务等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法律法规存在差异等,这都是中国企业进军东南亚所面临的挑战。并且中国企业进军东南亚将面临与欧美科技企业和东南亚本地科技企业的双重竞争。

“中国金融科技企业想要分羹海外市场,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本地化管理能力,毕竟走出国门更需要适应国外不同环境。同时,企业还应拥有具备国际视野的管理团队,以及本地化的基础员工团队,以符合当地文化氛围的方式去运营。”凡普金科副总裁白柏说。

企业“走出去”,本土化是关键。郑毓栋指出,在底层经济金融基础发展较好的国家,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可以选择输出商业模式;而对于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可以先输出底层技术,共同搭建基础设施,在改善当地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后再寻求未来进一步的发展。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