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钢铁巨龙”来的改变与希望

发布时间:2023-06-13 14:59:16 来源:中国报道

文/郭熙贤 图 /何俊云

出生在云南省蒙自市的何俊云家门口就是滇越铁路线,他从小在火车的汽笛声中长大,铁轨和火车就是他童年最好的玩伴。在一次闲聊时,身为铁路职工的父亲向他感慨,家门口的这条“百年米轨”可能某天就不复存在了,这让他萌生了拍摄铁路的想法,而这条路一走就是23年。作为一名铁路摄影师,他目睹了中老铁路从无到有的过程,也见证了这条“钢铁巨龙”带来的改变与希望。

记录铁路的历史瞬间

何俊云现在是云南省滇越铁路研究会副会长,也是昆明市旅行社行业协会导游分会成员,在担任导游时,铁路也成为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他抓住一切机会记录下铁路上的那些精彩瞬间。

何俊云开始拍摄铁路没有多久,滇越铁路就宣布客运段停止,只保留货运,这也更坚定了他要用手中的相机将承载历史的铁路记录下来的想法。

2010年5月,连接云南昆明和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开工建设。老挝地处中南半岛的中心位置,与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接壤,但路况复杂,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交通极为不便,是典型的陆锁国,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中老铁路是老挝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将从根本上改变老挝的区域经济格局以及物流环境,大大缩短货物运输的时间与成本,使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

“2021年12月3日16时45分,随着习近平主席和通伦主席的开通命令下达,C3次首发列车从昆明开出,前往西双版纳磨憨站。”何俊云的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当天他就坐在这趟首发列车上,看着窗外一路经过那些熟悉的美丽风景,少数民族在路边载歌载舞,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慨,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情形。

建起互联互通的桥梁

云南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88%以上都是山区,地形条件复杂,1910年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仅滇段就有桥梁425座、隧道155座。

为了重现当年列车从人字桥通过的情形,何俊云曾在桥下蹲守了3天。人字桥修建于红河州屏边县的峡谷里,两边都是悬崖,桥面距离谷底有105米,因为桥面过高,附近条件也比较艰险,留下的影像资料并不多。“等待是值得的,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被铭记。”何俊云说。

虽然过了百年,但在复杂地形中修铁路的难度依然存在。中老铁路建设体量庞大,需要跨越大量的高山和江河,桥隧比高达87%,沿线地质较易出现溜塌掉块、软岩变形、突泥涌水等问题,而且气候条件复杂多变,热带雨林气候和高山寒带气候交错,为施工带来更大难度。

在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何俊云也几次进入施工现场,目睹了当时修建的艰辛。他曾在某处修建中的隧道进行拍摄,因为山体的土质较软,隧道里面全是泥浆,泥水已经到了膝盖处,每前进一米都很艰难,用当时修建工人的话说,这就像是在豆腐里修隧道。

中老铁路开通时,有些从没有见过火车的民众从很远的地方骑摩托车赶来,有的背上还背着娃娃,就为了能看一眼火车长什么样子。何俊云说,他深深明白这些人激动的心情。曾经,从昆明到西双版纳需要走一星期以上,2011年高速公路开通后需要8小时,而现在高铁仅需3.5小时,从昆明到老挝万象也只需要10.5小时,真正做到了朝发夕至。

中老铁路不仅结束了云南省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不通铁路的历史,也为中老两国以及周边国家建起了互联互通的桥梁。

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中老铁路开通后,何俊云的导游工作便利了许多,沿线的云南昆明、普洱、西双版纳,老挝的万荣、琅勃拉邦等城市都是热门旅游目的地。

2023年4月13日,昆明南站、万象站双向运行的中老铁路跨境客运列车全线通车。之前由于疫情影响,中老铁路跨境列车只有货运通行,这次客运全线贯通后,旅客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进一步刺激了旅游增长。

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开通日的票,在铁路12306平台放出来后仅仅17秒就售罄了。沿线城市酒店预订也非常紧张,每天22对从昆明到西双版纳的火车,几乎都是爆满状态,琅勃拉邦等城市的街头到处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何俊云说,虽然他们的工作变得更加忙碌了,但是他很高兴看到这种改变,中老铁路为周边人民创造了更多就业的机会,也带动了沿线城市的发展。

中国铁路昆明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18日,中老铁路全线累计发送旅客1443万人次。而据磨憨边检站统计,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一个月中,边检部门验放出入境人员13310人次,分别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省推出一系列包括“铁路+景区”“铁路+村镇”“铁路+酒店”等在内的依托中老铁路的复合式联运国际旅游产品,推动沿线区域文旅业联动发展。《昆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昆明将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人文交流中心和旅游集散地。

老挝段目前也已经启用互联网手机APP售票系统,积极改善周边景点、酒店等基础设施,利用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吸引更多游客。何俊云说,与老挝万象一河之隔就是泰国的廊开府,很多旅行社都瞄准相关市场,推出了中国、老挝、泰国三国的跨境旅游。

国际运输新格局

在何俊云的照片里出现了很多冷链集装箱,这些都是“水果专列”。曾经又贵又少见的热带水果,因为这些专列,现在摆上了中国人的日常餐桌。

对于保鲜期较短的热带水果来说,铁路运输不仅时效提高,也降低了中间环节的运输损耗。去年12月,云南磨憨铁路口岸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建成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东南亚热带水果进入中国市场。

不只是水果,中老铁路承运的跨境货物种类从初期的橡胶、化肥等,扩展到电子、光伏、通信、汽车、鲜花等2000多种商品。重庆、湖南、江苏等国内25个省区市也相继开行了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货物已覆盖老挝、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等“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形成“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国际运输新格局。

在谈到中老铁路的地区纽带作用时,何俊云语气中充满了骄傲。“中老铁路不仅改变了中老两国人民的生活,未来还将改变更多人的生活。”中老铁路在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构建起了一条便捷国际物流通道,有助于增强铁路辐射效应,促进各国贸易往来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研究院副院长刘英奎在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表示,中老铁路的开通示范效应明显,加快了泛亚铁路网联通,促进了人员流动与区域旅游大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要素流动与区域服务贸易发展,加快了两链融合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中老铁路是落实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工程,标志着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泛亚铁路网建设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硬联通”迈出了重要一步。除此之外,雅万高铁、中泰铁路、金港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共同构成“一带一路”设施联通的基石。

现在何俊云依然每天在铁路线上奔波忙碌着,他说,他会一直坚持下去,用手中的相机向世人讲述这条铁路的故事。

(《中国报道》2023年6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