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心灵沟通之旅——有感于诗琳通公主第50次访华

发布时间:2023-06-16 14:21:11 来源: 中国东盟报道

6月1日至6日,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来华访问,这也是她第50次踏上中国的国土。6月5日,中国前驻泰国大使傅学章在北京出席了诗琳通公主第50次访华庆祝活动。傅大使曾多次陪同公主访华,回忆这些宝贵经历,傅大使撰写了本文,记录诗琳通公主与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6月5日,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北京会见泰国公主诗琳通并出席公主第50次访华庆祝活动。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以下为傅学章大使稿件全文:

2023年6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为泰国诗琳通公主第50次访华而举办的庆祝活动。听了韩正副主席和公主殿下的致辞之后,很受启发,也想就这件友好盛事说说自己的感想。

诗琳通公主从1981年开始了她的访华之旅,至今已经42年。对于“中泰一家亲”的双边关系而言,真的是应了“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交越深”那句老话。

诗琳通公主的访华活动,虽然只是中泰多层次、多领域人文交流的一部分,但它却是很特别、很少见的外交现象,成为中泰外交关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公主的父亲普密蓬国王曾言: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很值得了解和借鉴。公主就是遵从其父王指引的方向,开启了连续性的访华之旅。

2004年春天,诗琳通公主第18次访问中国,走访了中国大陆最后两个她未曾涉足过的省份——湖南、贵州两省,这是她走遍中华大地最具标志性的一次访问。

离开贵州的前一天晚上,公主给全团人员每人都赠送了一件红色体恤衫,上面绣着公主亲自画的美猴王图案,并请大家都穿上这件衣服出席聚餐晚会,以示庆祝。

当晚用餐时,公主看到坐在她对面的敦大使和我言谈甚欢,当即让我们合影留念,并说:“这两位大使的表情,代表着全场的皆大欢喜。”

傅学章大使与敦·巴穆威奈(曾任泰国驻华大使,现任泰国副总理兼外长)合影。

我曾经参与接待并陪同公主先后走访过16个省、市、自治区的4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乡村,参观访问过的单位、项目和景点共有170多个。这也只是我陪同过的6次访问活动。

至于50次访问活动的具体数据,我说不清楚,但我相信同事们这些概约性的说法:

最具古老文化传统和最具现代化气息的地方,公主必然访问;最具先进水平的大学、科研机构、博物馆和最新的大型建设工程及最新的前沿科技项目,公主必然参观;最负盛名的古都城市和最有特色的历史建筑及文化遗产,公主必然考察;各个领域的先进单位、发明创造和他们的领军人物,公主必然拜访;我们主办的重大的历史性庆典和国际性友好活动,公主必然参加;对于近、现代的革命摇篮、圣地和名人伟人故居,公主必然瞻仰;有些自然条件不好、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或突然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地方,公主也必然去慰问并救助……

总之,她完美践行了普密蓬国王的“圣意”,把访问中国这个任务,当作一个持久性的系统工程来做,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转化为实际的社会行动和外交效应:调查研究、积累知识、促进相互了解、增强相互信任,大大充实了中泰关系的实质内容,为两国关系增添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2003年8月,诗琳通公主在井冈山上听革命故事并观看方竹。

诗琳通公主在泰国民众中的形象很好、地位很高。同样,她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印象也很好。2019年9月,习主席亲自为她颁授了体现国家对外最高荣誉的“友谊勋章”,就是鲜明例证。此前,2000年教育部授予她“中国语言文化友谊奖”,2001年北大授予她名誉博士学位,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她“理解与友谊国际文学奖”,2004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人民友好使者”称号,2009年她被数千万中国人在“中国缘”网络活动中海选为中国的十大国际友人之一。在亿万中国人民当中,获得如此丰厚的友谊,诗琳通公主可谓独此一人。

这些荣誉是诗琳通公主的优秀品格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品格深得人心,品格赢得民意。我冒昧地简要概括诗琳通公主的品格:深明大义,爱国爱民,勤学苦干,平易近人。无论是在她的祖国泰国,还是在临时访问的中国,她的品格本质的表现都是一致的。

公主在中国的访问活动,特别是在具体的待人接物中,客观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学习之旅,到友谊之旅;从知识交流,到心灵交流;从礼仪关系,到亲情关系。

 2003年8月,诗琳通公主在井冈山。

公主到哪里参观学习,就会把友谊带到哪里,接触过公主的人都会把她当作朋友。特别是我们的多位领导人、公主的中文老师、历任驻泰国大使和她拜访过的各界人士,都亲身感受到公主的真诚友谊,也都被她视为老朋友。不管外界的风云如何变幻,她对中国的态度一直是友好的,她对中国人民的友情一直是这么赤诚。

关于从知识交流到心灵交流的转变,公主的十多位中文老师体会最深,她们在各自的回忆文章里都有详细描述,我不再赘述。此时此刻,我想特别提及公主同王蒙、铁凝的交往。

公主曾经同铁凝就《永远有多远》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细节问题进行过十分有趣的交谈。乍看起来,这是公主以泰文翻译者身份,向中文原创作者铁凝请教一些问题,实际上这是她们两位围绕着小说人物,进行细腻入微的探讨,是心灵深处的沟通和交流。

公主同王蒙先生的交往也是如此。王老曾用“深沉剀切”这个词来形容公主为《蝴蝶》泰文版所写的序言,足见他们灵感相通的程度多么深厚,多么密切。

 1999年9月27日,诗琳通公主在中国驻泰国使馆书写“中泰手足情,绵延千秋好”的诗句。

公主同袁隆平院士的交往,更是别具一格,在田间地头的长谈取代了华丽厅堂的会见,而且话题一直是围绕着改良品种、提高产量而展开。他们都认为粮食是大的安全问题,吃饭是大的政治问题;增产粮食,救助贫困,是他们共同的期盼。公主不辞辛劳,来到农田里拜访这位科学家,正是为民解忧的强烈意愿,促使她要来结交这位中国朋友。

从礼仪关系到亲情关系的转变,则是公主在同中国各阶层人员接触中,自然而然、隐而不语的潜在过程。一般而言,在正式场合,“公主殿下”的礼仪程式相对凸显,而在非正式场合的接触中,公主往往主动避开一些礼仪程式的约束,同人们进行轻松愉快的交流。

 2004年3月,诗琳通公主在贵阳同孩子们亲切交流,后排左二为傅学章大使。

有一次在贵阳看完少年儿童的歌舞表演后,公主主动同孩子们聊天,当孩子们说“欢迎公主殿下”时,她让孩子们叫她“阿姨”、“姑姑”,当孩子们齐声喊出“公主姑姑好”的时候,她高兴得笑起来,并同孩子们一一握手。

后来公主还讲过中国孩子对她的称呼变化:“早期的时候,她们管我叫‘姐姐’,后来改称为‘姑姑’、‘阿姨’,现在她们该叫我‘奶奶’或‘姑奶奶’了!”公主一边说,一边流露出嫣然含笑的表情,足见她分享这份情谊时有多么惬意、多么快慰。

公主就是这样,很善于排除人际关系中的藩篱和障碍,超越语言文化、生活习俗的隔阂,弥合身份、地位和年龄的差异,拉近两国人民心灵的距离,便于友谊、亲情的交流,让两国人民切切实实地分享和品味“中泰手足情,绵延千秋好”的美好景象。

撰文:傅学章 曾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曾先后担任中国驻柬埔寨、新加坡、泰国大使

编辑:李晓林

编审:鲁楠 袁亚楠

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