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肇源县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科学谋划、主动作为,不断完善制度机制,聚焦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以“四个体系”为载体,构建形成责任“链条化”、管理“网格化”、指导“标准化”、增收“实效化”闭环工作机制,保障一体运行更加有力、防贫监测更加精准、帮扶指导更加科学、推动增收更加到位。
立足高位谋划,推动监测帮扶责任“链条化”
领导机制不断完善
通过成立“肇源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班”、印发县级分管领导责任落实工作通知、完善五级书记抓成果巩固责任机制和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调度会相结合的会议运行机制,构建形成了责任清晰、执行有力的责任落实体制和“县、乡村、部门一体推进抓落实”的闭环工作“链条”。年初以来,累计召开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调度会达7次,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承接上级,结合实际,在原有政策体系基础上,围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方面,相继制发《2023年工作要点》《防范因灾返贫长效机制实施方案》《雨露计划补助项目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等县定普惠个性化政策,并与教育局、人社局联合印发了《“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保障。
帮扶机制不断完善
先后制定《帮扶责任人管理办法》《防止返贫监测网格员管理职责》《帮扶责任人培训机制》等帮扶、培训机制。在工作中,以“线下网格化+线上网络化”模式,整合基层党建网、综治维稳网、爱国卫生网、疫情防控网线上线下各方面资源,全面推行防返贫监测帮扶“网格化”管理,实现了“五网合一”,“一网通办”。目前,设立四级网格1710个,配备网格员1710人,实现了重点村驻村帮扶、重点户结对帮扶、行政村网格管理“三个全覆盖”。
督导机制不断完善
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重点任务纳入全县“四个体系”闭环管理,建立主体责任清单、任务责任清单、执行责任清单。指导各乡镇、各行业部门建立“三级五岗”,将具体责任、工作任务明确到人、细化到月。同时,以责任竖轴、任务横轴、成效纵轴和“奖、惩”,构建“三轴两通道”,绿、黄、红、黑“四色”按月标注进展,立体化推进工作落地见效。
强化四级联动,推动监测帮扶管理“网格化”
为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肇源县依托网格管理制度,统筹四类网格力量,建立以“县、乡、村、组”为单元的四级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体系,有效促进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一级网格:由县乡村振兴部门负责牵头组织,成员由教育、卫健、医保、住建等12家行业部门组成,负责加强部门联动监测预警,做好督促指导、协调推进、数据比对、政策落实等工作。
二级网格:由各乡(镇)党委、政府负责组建,负责本区域网格日常监测管理,牵头督促落实乡(镇)责任,督促指导各行政村进一步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抓好协调推进、及时预警、研判处置、落实帮扶、解决问题,做好“网格化” 制度日常监测管理工作。
三级网格:由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负责组建,负责对责任区内所有农户开展常态化排查走访、情况核查、信息采集、组织评议、及时发现风险信息、及时落实帮扶措施等工作。四级网格:由自然村组负责组建,负责责任区内所有农户开展常态化排查走访、收集网格信息、发现问题、联络协调、反映情况等。目前,第一季度共收录网格推送风险预警信息5593条,并及时对上述风险预警信息进行了核查、研判。
细化工作流程,推动监测帮扶指导“标准化”
为确保广大农户和监测对象对防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流程和帮扶政策看得懂、说得清、讲得明、掌握好,肇源县对行业部门各项惠民政策进行梳理整合,在市局审核把关下,共梳理出了增收类、“两不愁三保障类”、兜底保障类等3大类、10小项、25条帮扶政策,制定下发了《肇源县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和《肇源县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帮扶政策“明白纸”》。两张“明白纸”既包含各类普惠性政策,也包含县定个性化政策,并对每项政策进行分解、细化,保证了“明白纸”真明白。4月底前已完成了“明白纸”发放张贴工作,其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帮扶政策“明白纸”》对监测对象张贴达到了全覆盖,《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对全体农户张贴达到了全覆盖。
夯实五项举措,推动监测帮扶增收“实效化”
该县在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有效增收上力求出实招、见实效。
一是产业帮扶见实效。利用中央、省、县衔接资金6676万元,谋划实施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生物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白鹅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等5个带贫能力强、抗风险能力高的产业项目,项目已于4月份全部开工,资金拨付率达32.54%,预计10末全部竣工,项目建成后我县产业项目数量将达到35个,年带贫收益将突破1300万元以上。
二是就业帮扶见实效。充分利用外出务工发展生产奖补、跨省务工一次性交通费补助两项补贴政策,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增收,同时,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确保有就业务工意愿、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务工增收,目前我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中已实现就业务工1152人,其中,外出务工465人,公益岗安置687人。
三是政策帮扶见实效。2023年延续落实《关于奖励使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指导意见》,鼓励各村将村集体经营收入和土地发包收入列支10%,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发展生产奖励、救助等方面,县政府对完成列支任务的村按照实际列支金额进行一比一奖励。同时,继续执行《肇源县企业带动脱贫人口工作实施方案》,引导县级龙头企业鲶鱼沟实业有限公司,通过签订农业订单、吸纳务工、发放收益的方式带动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户实现年人均增收800元。
四是庭院经济见实效。为提高监测户及广大农户房前屋后闲散土地及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率,实现多元增收,我县制定了《肇源县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引导鼓励绿、特色种养,整村开发,品牌化发展,并通过政府、企业定向采购、帮扶人以购代捐和联系农超对接配送等方式,帮助种植、养殖户打开销路,增加收益。目前,已发展种植户210户,养殖户216户。
五是“雨露计划+”见实效。针对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中15至25周岁适龄青年,分类排查、核实257人,并建立了“四清单一台账”;依托教育部门和学校,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和网格员作用,对符合“雨露计划+”资助政策的适龄青年进行政策宣传,信息核实,及时落实“雨露计划+”资助政策,做到应补尽补;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了“2023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动员各用工主体积极“供岗”,结合“雨露计划”毕业生自身就业需求,精准引导“供+需”对接,畅通从“校门”到“厂门”的绿色通道。
下一步,肇源县将在严实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持续巩固“三保障一安全”工作基础上,重点围绕“五项帮扶增收举措”上下功夫,以强烈的责任担当,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努力为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高宪茹 )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