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实在线

杨涛、欧阳日辉齐聚金融科技竞争力高峰论坛:强监管带来深耕金融契机

发布时间:2018-01-11 17:15:3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人工智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迄今已经经历三起两落,这一波人工智能的兴起,既有BATJ的资金助力和布局,也有政府引导基金,还有PE、VC以及各种社会资本。从2017年A股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概念股的涨幅已经不小了,都说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人工智能的泡沫也值得警惕,如何让人工智能健康、稳健的发展,而不是像风口上的其他行业,迅速被资本催熟又迅速跌落神坛,值得思考。

智能金融时代技术与监管

科技是智能金融的支柱。在科技创新应用的过程中,风险与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在野马财经联合独角金融举办的“领航智能金融新时代——2018金融科技高峰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指出,在鼓励智能金融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金融科技的风险,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个是系统性风险、一个是非系统性风险。与其说应对金融科技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如说如何在科技快速应用的新形势下,结合国情,怎样重新审视系统性风险的甄别。

第三方支付,是智能金融发展的先驱者和开拓者,易宝支付CEO唐彬从支付、金融科技的领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中国的支付行业是中国金融科技甚至互联网行业的一张名片,在全球任何地方,包括美国;在过去十多年里,金融科技有一些新的模式,在全球影响力都很大,对于我们的生活和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变革,有一定的代表性。

智能金融时代的监管应该如何开展?欧阳日辉提出四点看法,一是行政监管为辅,行业自律为主,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其二是建立健全不同类型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运行规范和标准,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运行机制;三是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最后是建立监管机构协同机制。他同时表示,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技术、分布式技术以及安全技术是需要关注的技术。尤其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大数据分析是智能金融的标配,“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已经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解决方案,全面降低互金信贷集中风险,进一步提高科技金融产品质量及服务效率。”

“对于财富管理顾问来说,他们所考虑的问题有很多,比如了解客户背景、生活周期、投资目标,这些都需要进行调研,在这个过程中,财富顾问可能用到很多智能管理的工具。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智能投顾、大数据挖掘还是移动互联,实际上它都是在为财富管理顾问提供很多线上、线下的支持。”论坛现场,宜人贷副总裁宋巍结合实例讲解了宜人财富的智能客户洞察大数据引擎,如何以大数据积累为开端,通过多类资产配置,实现财富管理场景化、实时更新以及千人千面的服务。

人工智能如何提升金融科技竞争力?

在“领航智能金融新时代——2018金融科技高峰论坛”圆桌论坛环节,爱钱进副总裁蔡园竹、口袋理财副总裁张宇、蓝枫资本合伙人李金铜、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刘哲、阳光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正位就智能金融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对于智能金融,张宇总结为三个字“快”、“稳”、“省”,“体现在节奏上,智能金融变革的过程中,整个智能化体系能够快速对接用户,无论是资金出借人还是借款方都能进行快速分析、测算和抉择,非常有效地替代了人工这方面的工作。”张宇认为,通过AI机器人、智能客服的服务,能够非常稳定地去为客户进行有效的服务和沟通。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介入还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刘哲补充道。她认为,当前发展普惠金融,面对高成本以及收益相对较低的情况,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够解决这一痛点,为用户提供长尾服务。

显然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节省成本,提高整个行业效率,业内已经达成了共识。王正位也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使用了人工智能获取信息成本会低一些。”

圆桌论坛上,蔡园竹引用了爱钱进的案例,“我们研究出了新的技术叫水滴模型,帮助我们模拟传统模型分析师,进行数据特征识别。将之前一个月上线的模型提升到两天上线。”通过升级技术,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最后,李金铜总结提出2018年智能金融的爆发点,“智能金融在解决标准化一些合约上有很大潜力,不管是股票或者理财基金的合约。”。

智能金融发展报告发布

在“领航智能金融新时代——2018金融科技高峰论坛”上,独角金融联合中央财经大学以及数据支持方融360发布了《2017智能金融发展报告》。独角金融主编李利军对该报告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据了解《报告》围绕智能金融的发展历程、细分行业以及投融资展开研究,并对智能金融的未来环境市场和面临的挑战进行讨论。

《报告》提出智能金融目前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在“智能”技术层面以及“智能”与“金融”的结合模式上都在探索实践期。在这一阶段,我国鼓励发展智能金融,给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竞争环境;同时行业竞争压力相对宽松,市场潜力巨大。

当然,智能金融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大众的接纳程度、人工智能技术层面以及政策监管等。

《报告》认为未来智能金融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如何将技术优势最大化,监管如何创新,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给智能金融发展留存空间,成为全行业的目标。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