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7日,大庆石化公司9963个检修项目已完工9714项,完工率97.50%。化工一厂E1装置开车一次成功,产出合格乙烯。炼油厂120万吨/年连续重整等24套装置(单元)陆续开工。大庆石化通过“五年一大修”集中解决各类问题,持续提高装置的安全水平和创效能力。
大庆石化紧紧围绕集团公司部署要求和自身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要以‘油头化尾’为抓手,推动石油精深加工,推动油城发展转型”的嘱托,相继建成“大乙烯”“大炼油”两个国家级重点项目,跨越式跻身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企业行列,逐渐形成“油头化尾、油化相宜”的生产格局。
大庆石化化工三厂厂长、总工程师王焱鹏说:“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乙烯装置能效提升,采用新技术节能降耗成为乙烯产业增值创效、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由之路。”
挖掘潜力,释放装置产能,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大庆石化调整转型升级项目投产后,可供乙烯裂解原料由每年210万吨增加到284万吨以上。上游“粮食”充足,下游“胃口”亟待打开。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集团公司关于炼化企业发展的要求,乙烯装置能效提升列为大庆石化重点技术攻关问题。
结合装置现状,大庆石化以最大化利用现有设备为原则,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对裂解一套装置和裂解二套装置进行能效提升。“扩大装置产能后,可以把更多的粮食都吃进肚子里,并充分消化吸收,优化裂解原料适配性,增产高效产品。”大庆石化化工一厂机动科科长张石说。
5月30日,光伏发电工程合作项目正式在大庆石化启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伏发电工程合作项目,作为大庆石化和大庆油田中油电能首个合作开发的新能源项目,不仅将推动大庆石化新能源业务开发建设,也将进一步拓展双方未来合作的空间。
项目一期项目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建设光伏装机容量20兆瓦。项目预计年平均发电量3614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11041吨,减少烟尘、粉尘放量约11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396.4吨、二氧化硫约174吨、氮氧化物约83.8吨,发电量全部自消纳,预计年节约电费700万元。
作为中国石油6家石蜡生产企业之一,大庆石化润滑油石蜡生产装置加工能力为80万吨/年,尚余约40万吨/年优质蜡油,不能生产出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双高的石蜡产品。为充分利用石蜡原料资源,大庆石化改造石蜡生产系统,推动石蜡产品升级,计划新建50万吨/年酮苯脱蜡、35万吨/年石蜡加氢和5万/年吨石蜡成型,每年可增产约6万吨石蜡,同时具备10万吨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谢文艳)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