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宏观政策报告。报告首先对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其次,报告以“金融补短板”专题展开了讨论。
经济仍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报告指出,从需求端看,我国经济会面临内需放缓、外需接棒的局面。尽管房地产市场有了比较彻底的去库存,但房地产销售下降在所难免,并且会拖累2018年的房地产投资;近期内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管压力增加和资管新规对基建项目的资金来源带来了压力;制造业投资持续多年的下降局面在2017年有明显缓解,但在中国经济整体处于从制造到服务经济结构转型大背景下,制造业投资大幅反弹的概率微乎其微。全球经济向好的景气程度未来还会持续几个季度,出口还会持续较好的局面。
报告分析到,从运行环境看,全球经济景气度继续攀升,处于近年来的高点。国内金融条件收紧,长期国债利率延续上升态势,M2和社会融资增速放缓,人民币小幅升值,财政收支增速显著下降。从运行特点看,经济仍处于景气周期的下半场,以房地产和汽车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销售增速继续放缓;PPI指标跨过高点,CPI处于合理水平;工业增速、利润、固定资产投资回落,景气度尚可;就业市场总体平稳。
基于此,报告执笔人、CF40高级研究员张斌对2018年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判断:总体而言,2018年我国经济仍有望保持稳健的经济增长。
金融补短板
随着中国经济迈过工业化高峰期,居民、企业和政府的金融服务需求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居民部门财富快速增长,对金融资产配置提出了新需求,企业和政府对融资工具也提出了新需求。
报告指出,在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金融服务供求不匹配现象普遍存在。金融服务正门不开走后门的绕道现象凸显,表现为“影子银行”、同业业务以及大量通道业务的快速崛起。实体经济部门的金融服务需求没有被充分满足,还要为复杂的金融绕道服务付出更高成本。实体经济风险没有被有效分散,仍然集聚在金融中介,一些金融中介通过缺乏监管的金融绕道服务放大杠杆和进行期限错配,增加了新的风险。
张斌指出,解决当前金融体系面临的问题需要两方面的依托:一方面需要完善金融监管,另一方面是金融补短板。
在张斌看来,在当前中国的市场环境下,金融补短板的角色尤其重要,没有金融补短板,实体经济需求变化只能通过更复杂的金融服务绕道实现,这个绕道过程会花样百出,让金融监管部门处于被动救火的局面。
金融补短板能够打开金融服务的正门,不仅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对遏制金融绕道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也是釜底抽薪。对此,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发布2017年第四季度宏观政策报告指出,金融补短板需要在金融产品和市场,金融中介以及金融基础设施方面做出发的调整,当务之急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推出以REITs为代表,能带来现金流的长周期、标准化的基础金融资产。REITs能够为居民部门提供中长期金融投资工具,为企业和政府的不动产投资找到权益类融资工具,降低企业和政府杠杆率,降低金融中介风险,是解决金融服务供求失衡的有效工具。推动REITs发展需要两方面的政策支持,一是税收政策支持,包括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等;二是金融政策支持,设立单独备案通道、允许公募基金投资等。
二是推动税收优惠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发展。国际上对个人养老账户普遍采取税收递延优惠,我国目前对个人养老账户尚没有类似安排,金融市场要提供有更多选择余地、期限结构较长的基础金融资产以及培育长周期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开发满足不同人群生命周期需求的专业养老金管理机构。
三是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提高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在政府总债务中的占比,拓宽和规范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报告认为地方债务利息成本仍有下降空间,应尽可能地使用低成本的国债和地方政府债满足这些融资需求,避免地方政府利用复杂的通道业务获取高成本和期限错配的资金。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