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伊春市乌翠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聚力鼓劲作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聚焦阵地建设,让文明实践“落户安家”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乌翠区按照“有场所、有标识、有队伍、有项目、有制度、有展示”的建设要求,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目前,建设完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9处。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中心设立了理论宣讲室、书画室、音乐教室等功能室,各实践所、站结合自身场所实际情况,也按照要求建立了相应的功能活动室。具备了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基本功能,实现了“一个中心、一个主题、多种使用”的效果。
聚焦队伍建设,让文明实践“生根发芽”
乌翠区把推进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作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核心内容,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受众需求,选优配强宣讲队伍,形成区委推动、部门联动、宣讲员带动的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体系。全区所有处级领导干部和党群部门负责人积极深入包联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从不同角度向党员和群众宣讲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全区上千名志愿者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先后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宣讲、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少先队员“红领巾”志愿服务宣讲、“学雷锋”主题宣讲等40多场次,让党的新思想、新理论宣讲“走新”更“走心”。
聚焦志愿服务,让文明实践“百花齐放”
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的主要形式,而志愿者是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为此,乌翠区着力延伸基层服务触角,充分激发党员干部、社区群众、爱心人士等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按照“8+N”建队模式,整合调动单位、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和广大志愿者力量,成立区级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卫生健康等8支志愿服务队,并根据本地实际和优势成立17支志愿服务小分队。今年初以来,共开展“净城靓城”、“手拉手、伴成长、3+N”助学、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241次,开展移风易俗、安全法治宣传58次,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随处可见的“志愿红”成为街头巷尾的别样风景。 (中共乌翠区委宣传部 李颂)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