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专家:金融高水准开放迫切需要华侨金融的参与

发布时间:2023-12-01 17:14:1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首届华侨金融助推高质量发展论坛于11月28日举办。本次论坛汇聚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侨商侨企,共同讨论华人华侨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华侨金融服务创新的新模式和新体系,以华侨金融之力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监事长王丕君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旧风险挑战不断呈现。在此背景下,华人华侨、留学生是助力中国高质量发展、推进祖国统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生力量,要通过搭建各种有效载体,凝聚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推动华侨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侨联兼职副主席、集友银行副董事长余国春在致辞中表示,银行业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具有侨资背景的银行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推进金融高水准开放,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这迫切需要华侨金融的资源。

在主旨演讲环节,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开放可以促进改革,使中国能够和整个世界并行发展。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我们应当高举开放这面旗帜,同时应当更多考虑华人华侨,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认为,要推进制度型开放,要在规章规制,管理标准上积极地和国际高标准对接。建议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逐步扩大中国的话语权,逐步努力实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力。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前司长管涛指出,金融高水平开放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金融高水平开放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金融开放不断扩大,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逐步提升,金融调控和监管难度提高,面临的潜在风险也有所增加。为此,我们需要坚持改革与开放双轮驱动,确保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紧密结合,强调服务实体经济的国际化。不能为国际化而国际化,只追求排名和规模。

在主题演讲环节,厦门国际银行副行长黄志如分享了厦门国际银行如何积极改革、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华侨金融之路。在圆桌对话环节,多位业内人士及专家学者围绕华侨企业及海归人才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如何打造鲜明的华侨华人特色银行和金融服务等议题分享了前沿独到的思考和见解。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