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百日攻坚”战犹酣 ——株洲市全力推进完成农村土坯房改造特别报道

发布时间:2018-03-07 11:39:3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湖南省株洲市农村土坯房改造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增强了乡村吸引力,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为贫困群众打开了一扇“住有所居、住有所安、住有所好、住有所美”的幸福之门。

文/姚军辉 袁思师 曾建强

株洲市委书记毛腾飞现场督察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

安民为安国之本,安居为安民之先。

农村土坯房改造是一件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农村整体面貌的大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湖南省株洲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在湖南省株洲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共筑小康路,使全市近3万农户告别土坯房,圆上安居梦。

2017年11月16日,在湖南省株洲市株洲县龙潭镇龙潭村龙行组亭网公路旁,随着一声巨响,一栋占地12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在挖掘机的推动下应声倒下。

“这是我们村上拆除的第226栋土坯房。”龙潭村党支部书记刘必武介绍说,“今年国庆节期间,我村党员干部全部取消休假,集中精力开展农村土坯房整治行动,我村的300多栋土坯房将全部整治到位。”

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更多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株洲县举全县之力,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超前谋划,精准分类施策,打响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歼灭战”。该县确定了“以拆除为主、修缮为辅”的总原则,县镇村三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压实责任,倒排任务时间表,由县财政投入1亿元,决定利用4个月时间完成8400余栋土坯房整治任务,实现全县危旧土坯房清零目标。截至目前,株洲县已完成第一阶段2100栋危旧土坯房拆除任务。

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是一项民生工作,更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抓手。根据株洲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计划,为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土坯房改造任务,株洲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7年10月20日起至2018年1月31日,举全市之力发起农村土坯房改造百日攻坚行动。

号令一下,全市上下同心,众志成城,超前谋划,精准施策,汇成推进农村土坯房改造的一股强大力量。“道是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历经百日攻坚,株洲市农村土坯房焕发新颜。

株洲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现场推进会。

不忘初心,土坯房改造有序推进

在一连串清脆的鞭炮声响中,株洲市炎陵县龙溪乡坂溪村坎下组贫困户李成生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当地党委、政府为其建好的新居。告别了自己蜗居的土坯危房,住进了青瓦白墙的新家,李成生在家中贴上 “欣逢盛世精准扶贫党建新宅焕秀色,乐享好日真心济困民振雄略满春风”的对联,他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

炎陵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农村建房大多用泥土砌墙,导致该县农村土坯房总量大,2015年摸底调查全县仍有农村存量土坯房12410户,解决人民群众住房安全成为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迫切任务。为此,炎陵县将贫困人口保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无房可住或住在危旧房里“脱贫”,并提出了“两大工程”,即全力实施贫困对象安居工程和全力实施农村旧土坯房集中整治工程。

2015年以来,炎陵县已经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10915户,拆除闲置、废弃、空心破败农村土坯房3991户。

“像龙溪乡160户贫困群众,不仅生产上硕果累累,生活上更是洋溢着满满的幸福。”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以来,这些常年居住在大山沟里的群众,纷纷告别了自家的土坯房和土木房,有的在家门口建起了红砖新房,有的进城入镇居住,全部实现了安全住房有保障。

炎陵县的土坯房改造攻坚行动仅是株洲市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的一个缩影。

攸县传统村落泉坪村。

倾注真心,土坯房改造多措并举

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将其作为最紧要、最迫切的民生工程深入推进。2015年就开展了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

2017年,株洲市住建局出台了《株洲市农村土坯房改造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分批实施,分步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居住观念明显转变,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普遍赞誉。

农村土坯房改造主要为提质改造、修缮加固、拆旧建新、拆除、集中保护等五种方式:

提质改造,即对A、B级农村土坯房重点进行屋面、外墙面、散水的修缮,具体要点及做法参考《农村土坯房改造技术标准》。

修缮加固,即对结构上安全、能正常使用的C级土坯房,重点进行结构加固,屋面、外墙面、散水修缮,具体加固要点及做法参考《农村土坯房改造技术标准》。户主为“四类对象”的可列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执行农村危房改造建房规定。

建新,即对结构上存在安全隐患的D级土坯房进行拆旧建新。户主为“四类对象”的可列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执行农村危房改造建房规定。

拆除,即对不符合“一户一宅”政策的农村土坯房全部拆除。

集中保护,即结合传统村落风貌保护,集中连片、建筑品质高、无安全隐患的A、B级农村土坯房,可以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当地政府有偿收回,开展保护性改造,开发利用土坯房特色资源。

攸县莲塘坳镇中江村哨上组土坯房维修后全景。

株洲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市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县市人民政府抓落实,住建部门抓督查落实的工作责任制。严格目标责任管理,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分解改造任务、级级落实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了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的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了统一指挥、整体协调、高效运转的良好局面。株洲市市委书记毛腾飞亲自安排部署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株洲市市长阳卫国赴五县市专题督查指导农村土坯房百日攻坚行动;株洲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安国将班子成员分组驻扎县市,走乡入村,切实推进土坯房改造。

株洲市住建部门牵头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以来,强化了土坯房改造调度、督查通报工作。通过调度来部署工作、抓好落实、保障工作进度;通过督查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工作质量。

2017年7月,株洲市住建局组织6个督查组深入各县市对2017年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和农村土坯房情况进行督查。为切实掌握全市农村土坯房改造工作进度情况,确保按期完成改造任务,从2017年11月份起,株洲市住建局派出7个督查验收组共21人,采取分县包干负责制,每周对各个县市区进行不少于两天的督查,并于每周一召开视频工作会议对督查情况进行通报,根据问题导向原则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些县市区采取交钥匙工程、提高特困补助标准、财政担保贴息等方式,帮助特困群众解决危房改造需求。

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组深入村民调研。

其中,茶陵县、天元区、醴陵市住建部门积极会同当地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先后摸索出了各自的土坯房改造模式,即茶陵县的“农村幸福安居工程”、天元区的“五保危房改造集中联建点”、醴陵市官庄镇的集中联片“五保之家”,特别是茶陵县的“农村幸福安居工程”得到了湖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厅长鹿山的充分肯定,称其为“茶陵模式”。

2014年醴陵市启动的五保户联建模式,在瓦子坪村、大坝村、潭塘村、大口坪村建成4个“五保之家”集中居住点,集中供养的70名五保老人,农村幸福院每户均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设计,实现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农村幸福院建设相结合。2015年,4所农村幸福院分别在三门镇月形、株木、苍霞、石亭等4个村建设完工,同年,24名五保老人领到了期待已久的新居钥匙。2016年,危房联建模式在醴陵市全面推广,先后在马道、湖田、黄田、梽木、福星等5个村统一新建5所农村幸福院,30户五保户得到集中安置。今年80高寿的五保户吕老汉,每每谈到此事,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株洲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农村幸福院相结合的建设模式,有效解决了特困群众、五保老人的供养问题,实现了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晚年幸福生活。

茶陵县则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为主线,统筹规范农村建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既解决贫困户安居又提升宜居环境,既有新房又有新村,实现“改造一片、优化一片、保障一片”。

在农村土坯房改造中,株洲市委、市政府坚持“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工作思路,对有价值土坯房进行修缮,注重抢救和保护有传统风貌的村落,加强对有价值土坯房特别是标志性建筑、氏族文化底蕴丰厚祠堂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双元村、华里村等6个村申报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土坯房建造工艺独特,已经形成了独具湘东特色的传统村落,实现了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督察组在株洲县王十万乡马伯林家核实信息。

顺应民心,土坯房改造成效斐然

一栋栋新民房,构成了一幅幅和谐发展的农村新图景;一张张笑脸,诠释了株洲市委、市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动力。

何安国告诉记者:“株洲市农村土坯房改造,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增强了乡村吸引力,也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切实提升了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为贫困群众打开了一扇‘住有所居、住有所安、住有所好、住有所美’的幸福之门。”

据何安国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株洲市共投入农村危房和土坯房改造资金7.96亿元,共改造农村危房、土坯房51358户,受益群众约14万人。截至2017年11月底,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土坯房改造全面竣工验收;12月底,完成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土坯房改造全面竣工验收;2018年1月底,完成其他土坯房改造对象全面竣工验收。春节前,株洲市已全面完成全市符合“一户一宅”政策且有人居住的农村土坯房改造任务。

株洲县王十万乡马伯林新居。

在土坯房百日攻坚行动的推动过程中,株洲市大力宣传土坯房改造方案,统一修缮标准,着力消除住房安全隐患,如改造老化供电线、修缮屋面,并对房屋风貌提质改造。通过有力的推进,现在村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户也得到了切实的实惠。

一方面,通过拆除无人居住的破败空闲土坯房,消除了部分安全隐患,有效地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着眼长远,着力当前,统一有人居住的土坯房修缮风格,现在村庄的整体风貌得到了统一,提升了村庄的人居环境。

借着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的东风,株洲市将农村危房、土坯房改造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村庄整治相结合,配套实施农村的道路、供水、电力、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农村危房、土坯房改造后的醴陵隆兴坳村,灰瓦白墙、绿色庭院、荷花基地的“黄乡民居”风格成为沪昆高铁沿线一道风景线。“危房基本解决、农房建设规范、环境整洁有序、风貌特色明显”改造完工后的隆兴坳村构成了独特的风景,成为了当地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村落。

在提升村庄品位的同时,株洲市又从文明风气和精神建设入手,在各乡村组建广场舞、龙狮队等各种文娱团体,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用“村规民约”推动乡村建设。如今村容整洁、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让危房土坯房改造后的广大群众享受到了乡村文明的实惠。

株洲县王十万乡马伯林旧居。

百日攻坚行动是株洲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实践。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株洲市住建局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坚持政府引导、农户主体、分类改造,加快全市农村土坯房改造,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贫困群众的住房梦变成了现实,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完美的民生答卷。

今后,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株洲市住建局将继续谱写描绘宏图,开启创建“新村居、新生活、新村民、新形象”的幸福民生新画卷。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