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良性竞争、共同发展,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强大支撑和不竭动力。
3月6日下午,在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记者会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表示,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 3月6日,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领导人记者会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图为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回答记者提问。
民营经济的“56789”
党的十九大强调,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尽显身手。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2726.3万家,个体工商户6579.3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
“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非公有制经济都做出了突出贡献。”高云龙用“56789”一组数字来直观地概括了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他还表示,今后五年是非公有制经济大有发展、大有前途的五年。全国工商联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积极地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表率,做践行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典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万企帮万村 助力乡村脱贫
△ “万企帮万村”活动中恒大集团援建的乡村一隅。
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号召,要求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民营企业家在参与脱贫攻坚之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工商联与各级工商联积极引导,动员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中,“万企帮万村”活动就是其中一个品牌项目。
“万企帮万村”活动于2015年10月正式启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截至2017年底,有4.62万家企业参与到行动中,帮扶了5.12万个村,其中产业扶贫527亿元,公益扶贫109亿元,就业扶贫帮扶了50多万人,技能培训了54万人,共带动620多万人脱贫。
下一步,全国工商联将发动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万企帮万村”的行动之中,建立脱贫攻坚的长效机制,向深度贫困地区转移,在帮助县域经济产生内生动力方面下功夫。
多模式探索扶贫路径
△ 京东集团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创业扶贫、招工扶贫四位一体,打造精准立体扶贫。图为“跑步鸡”创新扶贫项目。
目前,民营企业在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与帮扶的乡村优势特色结合起来,在建立长效扶贫脱贫的机制上进行探索,形成了很多好的模式。常规的有企业支持加上村里的能人、大户带动模式、企业提供免费培训并定向招工模式等,另外还有‘基地+科研单位+企业+市场销售’模式、电商平台等新型模式。
在青海,“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无疑成为了当地促进贫困人口脱贫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而多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为贫困家庭无业、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的精准性帮扶措施,还开发了“专项技能培训+定向招工”“带薪在岗实训+创业”等模式。比如为大众所熟知的“拉面经济”,在2017年就成为了拓宽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新途径。据统计,青海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开办拉面经营店3.12万家,相关从业人员18.58万人,年经营性收入近200亿元。
电商企业发挥自身技术和市场优势,能够有效对接供需,破解贫困地区的资源限制,开辟了脱贫的新途径。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在其提案中就有一份是关于“发挥电商富农作用,打造扶贫新通路”。在提案中他结合京东自身的扶贫实践,提出大力培育和发展贫困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充分调动电商等多种社会资源,鼓励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使贫困地区形成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提升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民营企业要履行好企业社会责任,在扶贫方面更要发挥积极作用。我们要通过‘授人以渔’,使贫困地区真正走上可持续的脱贫致富之路。”他说。
采写:本刊记者 张岩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