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观察

中交路建:数智化赋能项目高质量建设

发布时间:2023-12-22 19:43:5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传统的制梁场,灰尘弥漫,噪音巨大,从梁场出来全身灰尘……”然而,走进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交路建”)的首环高速承平段项目TJ4标(简称“承平TJ4标”)智慧梁场,却是完全不同的景象,只见封闭式的钢结构车间干净整洁,梁体制作全过程均由智能化机械快速自动运转完成:智能化钢筋加工场、钢绞线整体穿束台车、智能张拉压浆系统、自动喷淋养生系统、监控摄像系统......各智能化机械有序运转、各功能区有效融合、各道工序无缝衔接,T梁制作正在“高效、高质、高速”的流水化制作。

首环高速承平段项目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内的主要通道,是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G95)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交通运输部和河北省“十四五”期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由中交路建牵头投资建设,主线全长59.2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80公里,桥隧比高达67%,是河北省目前在建桥隧比最高的高速公路。极高的桥隧比,意味着T梁预制效率将极大影响着整体工程进度。为此,中交路建瞄准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成立数智化建设研究小组,深入研究智慧流水预制梁场建设方案,并在承平TJ4标系统构建了预制梁智能生产产业数字化场景应用。智慧化制梁既实现更加环保,又提高了50%工效,单条生产线日产1片梁,比传统梁场劳务成本降低12%。

承平TJ4标的智慧流水预制梁场是中交路建拥抱智能时代,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缩影。近年来,中交路建贯彻落实“数智强企”战略,紧抓数字化转型机遇,致力于将“数字化”“智能化”融入施工建造、运营监控、生产协作各方面,通过研发或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装备,解决技术难题,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在施工建造方面,聚焦公路桥梁等主营业务,构建了预制梁智能生产、钢围堰智能化监测、施工建筑机器人、地连墙智能建造、混凝土智能温控、北斗应用等产业数字化场景,形成一批可推广的产业数字化成果。尤其是组织研发的“锚碇地连墙智能建造”技术,创新采用“智能机器人与人员高效协同、智能硬件集成协同、智慧监控与关键设备安全运转协同”方式,解决了常规地连墙施工中存在的痛点与难点,实现了关键工艺的智能调优以及成槽精度控制。

在运营监控方面,运用安防系统、设备远程管理系统及隧道盾构“两个中心”,对重点工点、重要部位、重要设备运行实施远程视频监控和全面检查。建设智慧运营平台,深化企业数据、项目数据、经营数据、生产数据、财务数据等5类数据资产入湖,推进数据资产集成可视和融通共享,横向实现各部门间信息互通联动、纵向实现对项目施工一线穿透式管理,有效实现企业运营、项目生产、施工现场全链条监控。

在生产协作方面,以施工项目生产经营数据为基础,结合前沿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项目运营质量分析与数据应用的深度融合。研发适用于施工项目经营分析的机器学习大数据模型,充分沉淀和固化先进管理经验,推演项目经营走势,挖掘项目经营风险,精准预警潜在经营风险,通过自动输出智能分析报告和消息精准触达,辅助项目持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中交路建探索开展的“基于三维实景模型的道路检测数据展示与应用”,在时空大数据平台上将道路检测成果与三维实景模型依地理位置的唯一性进行结合,形成检测报告的可视化和实景化,实现数据多维度、全生命周期的使用和对比分析,为运维养护、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数智化改革已成为助推中交路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既实现了企业总部对项目监控的“零距离”,及时掌握项目的成本、生产进度、质量、安全等具体情况,确保项目管理受控,又提高了施工管理效率,降低了企业施工成本。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