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人社系统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坚持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放松、促进发展不动摇,唯标是夺,争创一流,各项工作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文/凌应良 颜小波
图为株洲市人社局“一站式”服务大厅。
“感谢就业扶贫政策的帮助,让我在家乡找到了一份这么好的工作,让全家的收入来源有了保障。”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尧水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周爱中很感激扶贫政策给予的帮助。
周爱中家有四口人,父母年事已高且均身患残疾,常年需要人照顾,哥哥刚服刑出狱,整个家几乎是靠他一人在工地上做临时工勉强支撑。2017年,周爱中参加株洲市就业扶贫培训后,获得了焊工操作证,成功应聘入职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一转眼从贫困户成为别人眼中艳羡的中车职工。
周爱中所享受的正是株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称“人社局”)组织打造的培训促就业模式所带来的帮助。
全方位扶持 实现精准就业
“我们建立了涵盖政策扶持、资金奖补、就业服务、督促考核等的一整套工作机制,为就业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贫困劳动力因无资金、无技术、无门路等原因不愿就业、不想创业的现状,我们制定了一整套工作机制来做好保障。”
株洲市人社局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切实做好人社扶贫开发工作的通知》等扶贫政策,为个人、机构、企业提供“5+2+2”的政策大礼包。即:贫困劳动力可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交通补贴、创业培训补贴、生活费补贴、创业担保贷款5项政策;就业扶贫爱心培训机构和中介组织可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和就业创业服务补助2项政策;就业扶贫爱心企业和用人单位可享受社保补贴、一次性岗位补贴2项政策。
2017年,株洲市人社局专项列支4000万元实施精准扶贫,采取送岗下乡、爱心机构免费培训、爱心企业定向安置、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方式,帮助一批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全年完成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318人、新增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3737人。
“成年劳动力都能参加这些技能培训,只要学员用心学,很快就能掌握基本操作,经过系统培训后即可掌握一项不错的谋生技能,平均月工资可达5000元。做得好的话,还可以上万元。”据株洲市人社局劳动就业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就业培训范围涉及种植养殖、电器维修、餐饮烹调、冷作钣金、计算机操作等数十个工种,培训时长为一个月左右。培训期间,学员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凡参加培训的贫困劳动力均可被推荐到相应的就业岗位。
除此之外,株洲市进一步创新就业措施,政府和企业共同搭台,为创业者提供一片沃土。株洲市大力开展“1225”“100创优”工程;推行“2+2+2”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在株创业大学生给予每年8000元、连续三年的资金扶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1亿元,促进全市新增创业主体2.72万户,带动城乡就业6.3万人;以“春风行动”等品牌活动为重点,积极搭建供需平台;加强创业培训讲师团和创业导师专家团建设,组织创业培训讲师课堂教学比武,开展创业大讲堂16期,完成创业培训9300人;举办“吴运铎创业奖”评选表彰活动;开通“株洲就业”微信公众号;开展“百人百堂创业微课直播”活动等。
“我们积极落实省、市促进就业创业工作要求,制定实施就业培训、创业贷款、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管理、去产能职工安置等多个配套文件,构建了完善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株洲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湘晖告诉记者。
2017年,株洲市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54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2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3万人,特别是对“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达到100%。
“一站式”办结 实现精准服务
“以前医保报销只有每周二集中审核,一个一个窗口排队审批,没有两个小时办不下来。现在随时可以来,而且只要把所需资料交到首办窗口,办得快的几分钟就可以了。”医保参保人员见证着株洲市人社局窗口服务的变化。
近年来,株洲市人社局坚持“一切以方便办事群众为中心”,以“建四型机关,创一流工作”为抓手,夯实硬基础,提升软实力,窗口服务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之前,株洲市人社局便民服务大厅每天接待群众达1000多人次,针对群众办事经常走错门、找错人的问题,株洲市人社局按照“窗口前置、服务前移”的原则,对服务大厅进行改造升级,将原来的1个综合服务大厅改造为职工养老保险服务大厅、医疗生育保险服务大厅和就业创业、工伤、失保综合服务大厅等三个服务大厅,将办事柜台与科室办公室连为一体,并按功能划分为前台业务受理区、后台业务办理区、填单区、休息等候区、自助查询区、银行业务区等六个区域。群众只需在首办窗口一次性提供全部资料,即可离开,后续工作内部协调处理,真正实现“一站式”办结。各个区域细节处的人性化设置,更使群众服务舒适顺心。
根据服务评价系统统计,一年多来,便民服务大厅共办理业务10万多笔,群众满意率达99.99%。
现如今,株洲市人社局还顺应“互联网+”大趋势,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打破业务办理的时空限制,让群众“足不出户”享受便捷人社服务。以前需要跑多趟的人社服务,如今借助“互联网+”就可以轻松“一键搞定”。“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已成为人社服务的新常态。
新城乡医保 实现精准保障
2017年8月,株洲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株洲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在全市实行新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原新农合参保人员医疗待遇大幅提高。参保人员就医时使用全省统一的“三个目录”,其中纳入报销的药品达到2540种,较原新农合药品目录增加了1100多种;参保人员住院执行统一的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参保人员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统一为15万元,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统一为20万元。
2017年是株洲市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过渡期,经过市、县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和经办机构的共同努力,市县两级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机构实现了经办队伍和基金的融合。原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和原新农合基金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各县市区成立了城乡居民医保管理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和经办城乡居民医保业务。
2017年,株洲市人社局在医疗保险扶贫工作重点突出,亮点频频。人社局经过与财政、扶贫办、各县市政府协调,实现了对贫困人口个人缴费全额补贴,实行贫困人口免费参保,在全省率先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零缴费。
株洲市还在全省率先扩大了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大病保险的倾斜范围,从原先只要求对低保困难群众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的政策,扩大为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包括非低保对象)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了50%。
“目前,我市已有25家医院联入国网结算中心。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65%以上,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35万元。”蒋湘晖告诉记者。
医保服务变得更加人性化、更具时效性、更有温度感,这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获得感、认同感、信任感。
全民化社保 实现精准覆盖
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是人社部2014年6月部署实施的。2017年6月28日,湖南省厅召开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推进会,要求9月底必须完成未参保人员信息采集和登记入库工作。株洲市人社局党组集全系统之力、聚全系统之智,打了一场全民参保登记攻坚战。
株洲市本级和各县市区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构建“党组领导、部门参与、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宣传,确保全民参保登记政策家喻户晓。
通过通力合作,株洲市在全省率先完成52万多名未参保人员信息采集和数据录入,通过全民参保登记、诚信等级评定、缴费基数申报等举措,强力推进扩面征缴,全市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791万人次,征缴基金102亿元。
在确保社保登记全覆盖的基础上,株洲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市294家机关事业单位、11.9万名职工纳入新制度参保,继续落实阶段性降低养老、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和工伤保险基准费率调整政策,每月减轻参保企业负担2000多万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三连涨,人均月基本养老金达到2083元。月失业保险金最高提至1343元。
针对贫困家庭,株洲市人社局出台了落实社会保险向贫困家庭倾斜政策。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的农村贫困人口,由政府全额代缴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给予补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费用报销比例提高10%,并全部纳入重大疾病救助范围,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全年7300余人次享受大病保险待遇,受益金额约6500万元。
在工伤保险方面,继续实施“同舟计划”,严格执行新开工建筑施工项目“先参保,后开工”施工许可联审制度,全年336家项目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株洲市还加强工伤保险协议医院管理,推行定点医疗机构网上申报、审核、结算,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开通工伤网上申报系统,为200多家参保单位实行网上人员异动和工伤事故备案,经办服务更加高效便捷。2017年,株洲市工伤保险累计参保人数达到54.69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30652万元,发放工伤待遇24718万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在社会保险诚信等级评定方面,株洲市人社局力图实现常态化。社会保险诚信等级评定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市统筹”的原则,按年度根据参保缴费、缴费工资基数申报、社会投诉或举报等情况,结合其在经办信息系统中的原始数据,先由各险种单独评分,再按规定的权值比重进行综合评分,确定诚信等级。在2016年度社会保险诚信等级评定中,5038家参保企业参评,其中1360家被评为A级,1876家被评为B级,1802家被评为C级。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株洲市人社系统紧扣“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坚持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放松、促进发展不动摇,各项工作全面实现预期目标。2017年,株洲市人社局荣获湖南省第六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便民服务大厅获评“第二届全国‘百优’行政服务大厅典型案例‘标准化优秀’单位”。
株洲市人社局创新推出“技能天下”职业技能电视大赛,展示技术工人技艺风采。该大赛已经成为株洲市技能人才选拔、培养、表彰、激励的一张崭新名片。
蒋湘晖表示,下一步,市人社局将在创新创业、社会保障工作等方面认真查找短板,从四个方面推动人社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继续修订完善落实积极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等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保障农民工权益、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支付的长效机制;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模式,拓展网上经办范围和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责任编辑:常梦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