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代表委员谈 | 张广东:乡村振兴要保留乡村文化的灵魂

发布时间:2018-03-10 09:49:59 推广来源: 中国报道

△ 全国政协委员、周口市副市长张广东。

现如今,钢筋混凝土打造的“千城一面”让现代人面临审美疲劳。乡村,成为了人们感受淳朴人文情怀和寻求心灵放逐的净土。“但是如果不能及时、真实记录广大乡村的发展和变迁,这些传统的乡村文化恐怕真的会消失了。”全国政协委员、周口市副市长张广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抢救和保存乡村历史记忆,留住乡村文化的灵魂。

只留在记忆中的家乡

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许多乡镇和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农村建设步伐的空前加快,许多乡镇和村庄早已不复原来的面貌:有的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有的变成了景区,有的变成了商业中心。

而一些乡镇、街道、村庄在被合并、改造或拆迁的过程中,正面临着传统乡村文化的消亡或者即将消亡。

“现在,村子里那些长期外出务工的人,已经渐渐想不起来村庄曾经的样子。而又因为没有留下任何档案和记录,将来这些人和他们的后代,只能在老一代人口述中找寻那留在记忆中的家乡了。”张广东委员说。

乡村志编纂迫在眉睫

“不要等到村子都没了才想到保护乡村文化,必须要早点动手,越早越好。现在这件事情已经迫在眉睫,时不我待。”

对此,张广东委员建议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应尽快组织编纂乡镇志、村志。“目前,从事乡村志编纂的都是业余人员,包括退休教师、退休的文史资料工作者以及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等,从事的人员相对较少,有些地区的人员水平有限,编纂质量参差不齐。”张广东委员告诉记者,对于这些编志人员,不仅要积极鼓励,而且还要派专人给予一定的培训,在编纂内容、体例、格式上进行规范和指导,使之能尽量真实地、完整地呈现出各个乡镇、各个村庄的特色。

但是,当下这项工作也面临诸多困难。首先,资料搜集困难。大部分乡镇、村没有完善的档案资料,很多会议记录也都是记在乡村干部的本子上的。只能靠口述、座谈等方式搜集资料,工作量大,搜集困难。其次,人员和经费都不足,村志的编纂经费没有来源,部分村志编纂成稿后却无法出版。最后,各级政府对于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有待加强。

乡村振兴 文化为魂

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与振兴的灵魂。从事乡村志的编纂工作,最核心的是要保存和再现乡村的原始风貌和传统文化,让其留下历史印记,得以时代传承,唤起文化认同和文化共鸣。“这项工作可以切实提升一个地方的文化自信,为一个地方的文化自信提供重要支撑,也可以传承历史文明,让历史文明薪火相传、永不断章,更可以更好地服务一个地方的科学发展。”张广东委员表示。

“下一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更多的乡镇、村庄还会发生更大、更多、更好的变化,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他说,“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及时把这些乡镇、村庄的建设布局、建筑风格、道路面貌、乡土文化、风俗人情、发展进程、拆迁过程,客观真实的定格下来,全面详细地记述保留下来,抢救保存乡村历史文化记忆。”

采写:本刊记者 张岩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