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要闻

贺泓代表:借鉴日本成功经验,打好蓝天保卫战

发布时间:2018-03-10 10:20:37 来源: 人民中国

段非平

“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重点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大气污染治理成绩单。

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各个方面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对2018年的大气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对此,大气污染治理专家、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副所长贺泓代表称:“报告提出的工作建议准确而实际。过去5年,我们重点抓的是降低燃煤排放以及改善燃油品质。而从今年开始,政府开始主抓钢铁行业减排和柴油汽车的治理,这两个转变非常与时俱进,而且都抓到了问题的‘牛鼻子’。”

贺泓代表曾在日本东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此后在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从事污染防治的研究。在他看来,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情况复杂,空气质量的改善既要打好攻坚战,也要打好持久战。除了出台切实有效的防控治理举措,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也尤为重要。

贺泓代表就中日两国在环保事业上的合作接受《人民中国》记者的采访(沈晓宁 摄)

贺泓说:“我们的邻国日本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在日本期间,我曾走访过日本最主要的工业城市——日本福冈县的北九州市。工业的发展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但也让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一度以‘七色天空’和‘死海’震惊世界,成为了日本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但如今,北九州市却发展成为了一座‘生态城市’,也成为了同样饱受污染困扰的城市都争相效仿的环境治理模板。”

贺泓认为,“北九州模式”的亮点是在保持了重工业这一原有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根本性改善,其中的很多举措都很适合当前中国。“首先是要提高行业标准,中国的经济发展还离不开钢铁等重工业,但我们应该以最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这些行业。其次是循环经济,任何一个污染物都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一个产业的废物就是另一个产业的原料,只要可以合理地进行循环利用,就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第三是发挥当地企业的重要作用,北九州市的很多企业都将市场与环保紧密地结合起来,主动地创新环保技术,提升企业的环保水平。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与税收的激励下,很多企业都从高污染企业转型为环保企业,这也是‘北九州模式’的支撑。第四是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虽然北九州市仍然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但它能够顺应发展潮流,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及时跟进技术发展,也保持了‘北九州模式’的活力。”贺泓介绍道。

在他看来,中日两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有着很大的合作空间。对两国来说,共同开展环保事业,无疑是一个的双赢举动。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