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记者 王哲)青年人群就业、房地产中介、“上门经济”、 驾驶人培训行业高质量发展……这些社会民生关切的热点话题,被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写到2024年的建议案中,从房产到就业,从中小微企业到职业培训以及数字化技术,履职七年来,姚劲波持续聚焦老百姓“安居”“乐业”。
规范房产经纪行业垄断行为,治理“独家代理”
中国房地产发展形势备受瞩目,姚劲波持续将目光聚焦在这一领域。通过在国内房产经纪领域的深入观察与切身经历,姚劲波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数字经济加速了房产交易的转型和升级。在提升房产交易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房产经纪资源的集中和垄断,从而加剧了买房人的负担,而反垄断始终是近年来国家持续重视的方向,只有实现市场竞争的公平有序,才能为经济的健康稳定营造出必要发展环境。
在今年的建议案《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行业垄断行为的建议》中,姚劲波建议加强对房产交易平台垄断行为的监管,强化管理房产交易市场的垄断行为,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秩序,从而推动细分行业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
在姚劲波看来,资本进入房产经纪市场固然促使房产经纪行业发展,但同时也致使房源信息大量集中在头部经纪公司手中,造成买、卖双方议价能力变弱,高额的渠道费用严重挤压了房企的利润和购房者的议价空间。
对此姚劲波建议,应禁止房产交易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签订“独家代理”。 国家相关部门应治理房产经纪领域存在的“独家代理”“二选一”等限制竞争行为,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监督指导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房产交易平台,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此外,针对房产经纪平台强制统一费率问题,姚劲波还建议,应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互联网平台干预房产经纪统一定价、变相收取佣金的行为,鼓励经营者通过公平竞争、自愿自主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
降低首次参保社保费率,保障青年群体就业
2023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个人养老金制度、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等改革平稳推进,为用工单位稳企拓岗,求职者择业增添了一定的信心。各地相继出台的关于缓征、减征相关社保费的政策,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同时存在政策预期不够稳、准入门槛过高、减免力度不够强等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23年12月份不含在校生的青年人失业率为14%,就业总量压力增大。到2024年,大学毕业生预计达1179万,比去年增加21万。对此姚劲波提交《关于首次参保人员缓冲期内社保缴纳减半,但视同全额缴纳建议》。
姚劲波建议,为了有效调动企业招聘青年人的积极性,降低企业招聘青年人用人成本,维护社会稳定良好大局,可以从降低社保费率方面进行尝试。对首次参保的人员就业实施前2年减半征收社保的政策,相应待遇仍按照全额缴纳的政策予以执行。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也可以提升青年人择业竞争力,还能降低财政当期支出压力,实现一举三得。
姚劲波以北京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为例说明,如果月薪是10000元的话,每月个人可免缴520元左右,企业每月可免缴1300元左右,“这样有利于提升应届毕业生人群的择业竞争力,帮助他们度过职业生涯最困难的开始阶段,助力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难问题,也让企业更有信心。”姚劲波表示。
此外,姚劲波指出,对社保减免造成的缺口,建议在参考国有资本充实养老基金的经验,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划转社保预算的固定机制,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增加转移至社保预算的科目,补充由于执行社保缴费的减免造成的社保预算缺口,维持社保体系的稳健运营,使全体人民共享国有企业发展成果。
促进“上门经济”品牌化发展
保洁代厨、保姆照护、上门维修、清洗保养……像这样服务交付在“家门内”的社区家庭服务,被称为“上门经济”,作为进城务工人员的首选行业之一,其从业人员数量已达4000余万人,约90%来自农村。“上门经济”在数字经济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4400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超过1万亿元。
姚劲波通过调研发现,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生活节奏的加快,做饭、美容、喂养宠物、洗车、修手机等点对点的上门服务已经成为常态,但从业者资质不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收费不合理、交易不规范、消费维权难等问题困扰着消费者,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发展。“一锤子买卖,上门后乱加价”等行业乱象频出,尤其在从业人员超过500万人、企业毛利润仅在10%至15%左右的维修服务行业。
姚劲波建议将上门维修服务纳入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支持范围,适当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避免造成定价乱象出现,引导企业通过好的服务和好的口碑实现规范发展、可持续发展。
此外,针对“上门经济”的品牌化发展,姚劲波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树立优秀典型,让好的品牌、好的服务广为人知;提升数字化水平,扶持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企业开展劳动者培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鼓励协会和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能够得到广泛认可和普遍应用的行业标准。
推动我国驾培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公安部公布数据,2023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其中汽车3.36亿辆。2023年新领证驾驶人2429万人,目前机动车驾驶人达5.2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86亿人。因此驾驶技能也成为了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此背景下,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行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然而,汽车行业目前仍存在驾驶人培训质量不均衡、培训内容及方式没有与时俱进、培训行业及企业管理不规范和高科技技术及产品应用少等问题,这些均制约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此,姚劲波在《关于进一步推动中国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中强调,推动机动车驾驶人培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完善行业标准,规范培训服务内容,建立健全行业监管机制;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在驾驶人培训领域的应用,并在驾培行业推广新能源汽车;三是加强政企合作,合理规划驾培行业土地资源管理。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