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简称生成式AI)是指基于数据学习并生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和代码等全新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呈现出爆发式发展的态势。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已显示出巨大应用潜力,它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荐学习内容,提供最适合的学习资源和路径,提升学习效果;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实现精准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工作负担;可以创新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教师角色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心理关怀,从而惠及更多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增加学习互动性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生成式AI正推动教育从知识传授到教学模式转变,并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在部分,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超前运用于教学改革,我国也需加快推进生成式AI实践,助力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推动人工智能融入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国务院于2017年7月颁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国家网信办、发改委、教育部等七部门于2023年7月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AI创新发展,对生成式AI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和部署下,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已成为国家战略,这为教育领域应用生成式AI提供了政策与环境保证。但生成式AI作为新的应用模式,在应用于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挑战:一是缺乏顶层设计,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政策和规范对其使用进行指导和监管;二是未能形成在教育中进行实验性应用的有力支持;三是缺少便捷有效获取生成式AI教学资源途径;四是未能形成推动其在教育应用中的合作机制;五是教育者缺乏对其原理、应用场景和潜在风险的深入了解,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和担忧。
为推动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应用,赋能教育改革与创新,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
建议由教育部协同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教育政策,明确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范围、使用规范、监管机制等,确保生成式AI的使用符合社会伦理、法律标准和道德规范,保护师生隐私和教育数据安全,为生成式AI在教育领域应用提供政策支持和安全保障;明确其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的应用场景、限制条件和价值取向,培养师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规范的职业道德,增强规矩意识和约束意识,严守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以保障其安全、健康发展。
二、鼓励开展实验性应用研究
国家应为学校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开展生成式AI在教育中的实验性应用。建议开展实证研究,设立实验区、实验校,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使用生成式AI,探索验证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积累教学经验、实验数据,促进生成式AI技术在教育领域创新性应用;建立评估体系,综合评价其在教学模式创新、减轻师生负担、促进综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效果,以趋利避害;探索适合现代教育、全新融合的应用教学模式,寻找深度融合的结合点、创新点,探寻优化教学、服务教学的新路径,为规模化推广和规范化使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三、建设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平台
由政府牵头,学校和企业参与,共同打造集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多方评价和教师反馈于一体的生成式AI教育资源平台,实现相关资源集中优化配置,提供权威性、准确性教育资源服务;鼓励教育者和相关教育单位积极参与教育资源的开发、创作与分享,挖掘和丰富教学资源内容、形式和方法,不断扩大资源供给量,以满足实际需求;采取重点扶持、政策倾斜或专项资助等措施,扩大教育资源供应面,降低师生获取与使用门槛,以惠更多需要群体;充分利用资源平台,广泛开展生成式AI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报道成功案例和应用经验,提高公众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参与度。
四、推动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从政策上推进政府、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方合作,组建综合性攻关团队,建立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机制,开展针对性应用项目攻关,凝聚专家、行业智慧,精准发力开展自主创新,推动成果转化与运用,提高合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鼓励相关部门、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制定适合我国生成式AI应用技术路线图,加速应用验证进程,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生成式AI在教育行业中的创新发展。
五、提高教育者的素养和技能
由教育部牵头,组织教育、AI和法律等专家编写相关教材、标准、应用手册,加强教育者培训,培养更多熟悉AI原理、应用场景及潜在风险的复合型人才,为生成式AI在教育中应用提供师资力量;出台教改政策,鼓励教育者将生成式AI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聚焦问题、融会贯通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加强应用生成式AI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教育,帮助师生和民众了解其潜力和风险控制,消除误解和担忧,确保生成式AI安全、规范地应用于教育实践。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