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世界语母语者”,很多人可能会想到著名商人、金融投机家、社会活动家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实际上虽然索罗斯的早年生活与世界语关系密切,但他并非母语者,其唯一母语是匈牙利语。最近,在国际世界语协会前主席格雷瓜尔·马尔滕斯(Grégoire Maertens)诞辰100周年之际,索罗斯送上了特别的问候和感谢,因为马尔滕斯的帮助,让他能够在1947年克服重重困难前往英国求学。
乔治·索罗斯在 2011 年世界经济论坛
乔治·索罗斯(1930- )是著名世界语作家蒂瓦达尔·索罗斯(Tivadar Soros,原名Teodoro Ŝvarc,1893-1968)的儿子,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犹太家庭。蒂瓦达尔·索罗斯创立了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世界语文学刊物《文学世界》(Literatura Mondo)。在乔治·索罗斯成长的年代,他的家成了世界语者活动的中心,他也因此在年轻时学习了世界语。二战期间,他的家庭在德国占领期间幸存下来。战后,乔治·索罗斯借助世界语于1947年成功移居英国,并在那里求学。
1947年,年仅17岁的乔治·索罗斯得到了比他大六岁的比利时世界语者格雷瓜尔·马尔滕斯 (1924- ) 的帮助,后者曾担任国际世界语协会主席(1980-1986),2024年正值他的百岁寿辰。
格雷瓜尔 · 马尔滕斯(左)在国际世协总部与同事进行交流
根据蒂瓦达尔·索罗斯世界语小说《围绕死亡跳舞》(Maskerado ĉirkaŭ la morto)后记中的信息,索罗斯父子成功加入匈牙利的12人代表团,参加了1947年在瑞士伯尔尼举行的第32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在那里,乔治·索罗斯前往英国参加国际青年组织(Tutmonda Junulara-Organizo,今日国际青年世界语协会的前身)在战后举办的第一次大会(即第3届国际青年世界语大会/IJK 1947)。来到英国后,他进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
当时前往英国的旅程并不容易,乔治·索罗斯缺乏必要的文件。在瑞士参加国际世界语大会期间,他结识了来自比利时布鲁日的格雷瓜尔·马尔滕斯,二人在会后一起来到布鲁日,马尔滕斯在那里设法获得了可供索罗斯前往英国的文件。
乔治·索罗斯在格雷瓜尔·马尔滕斯百岁诞辰日向他发送的贺信(英文)里提到:
“我最近听说1月1日是马尔滕斯先生的百岁生日,特向您表达祝贺!我清楚地记得,在1947年伯尔尼世界语大会结束后,我没有回匈牙利,而是和您一起去了您在布鲁日的家。在那里,您和家人帮助我准备了入境英国的文件,我们一起去参加了在伊普斯威奇(Ipswich)举行的青年世界语大会。您的帮助很重要,我永远感激您和您的家人。生日快乐!”
事实上,乔治·索罗斯不仅到场参加了青年大会,而且和马尔滕斯一样,也积极参与了青年大会的工作,作为匈牙利世界语协会青年分会的代表参与工作会议。当时的青年世界语协会与现在的国际青年世协的讨论模式是类似的。
这是一张 20 世纪 40 年代末青年世界语者的照片,其中最右边站立者为乔治·索罗斯。
据当时的《青年生活》(La Juna Vivo)杂志(第118期)报道,在8月20日举行的国际青年组织(TJO)工作会上,马尔滕斯认为“过多的工作集中在少数负责人手中是不可取的”。轮到索罗斯时,他提议为协会所有成员赋予一些职能。
乔治·索罗斯在国际青年大会期间代表了国际青年组织(TJO)的匈牙利分会,他在工作会上表示,匈牙利分会撤回了TJO加入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提议。同年早些时候,该提议已被TJO领导团队拒绝。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Monda Federacio de Demokratia Junularo)是1945年11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布达佩斯成立的国际非政府左翼青年组织,它联合了各国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青年组织。
在同一场会议上,乔治·索罗斯主张成立“移民宣传委员会(migranta propaganda komisiono)”。该提议被接受,条件是乔治·索罗斯本人应该尝试组织世界语的单车骑行宣传。
不过,此后他专注于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语运动中似乎并不活跃。他后来成为金融现代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并因其政治、社会运动和哲学观点广受争议。
2010年,乔治·索罗斯(左四)与国际世协前主席汉弗莱·汤金(左三)在国际世协研讨会上。
然而,他并没有完全忘记世界语,2010年,乔治·索罗斯在纽约参加了国际世协研讨会,会上展示了由汉弗莱·汤金翻译的《克鲁索在西伯利亚》(世界语原名Modernaj Robinzonoj)英文译本,该书在1924年由他父亲撰写,基于其一战期间在俄国西伯利亚战俘营的经历创作。
这次研讨会后,一位记者问乔治·索罗斯,他是否还记得任何世界语句子。他毫不犹豫地引用了这句话:“Eĉ guto malgranda, konstante frapante, traboras la monton granitan.”(“水滴虽小,足以穿石”,出自柴门霍夫诗歌《La Vojo》)
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