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雄二
每年两会,中国外交部部长在记者发布会上总会谈到中日关系。今年的两会上,王毅部长表示:“只要日方不犹豫、不折腾、不倒退,客观对待和认同中国的发展,中国愿意与日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两国关系回到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日本方面又是如何看待最近一年中日关系的变化的?对此,我刊记者对日本资深外交官、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先生进行了专访。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之际,宫本先生认为日中两国最重要的是重新确认“和平”的重要性;谈到中国经济发展时,宫本先生不吝溢美之词地称赞道:不断推动改革是中国最伟大的地方。
去年,日中两国首脑进行了多次会谈,两国关系明显改善。我感到日本和中国终于朝着应有的日中关系,迈出了巨大的一步。今年正好是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应有的日中关系,应像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中提到的那样,构建和平稳定的合作关系。
1978年10月23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在日本首相官邸举行。
1978年签署和平友好条约的两国领导人曾亲身经历过战争。我认为正是因为知道战争的残酷性,我们的前辈决定用签署条约的方式,杜绝战争的再次发生。40年后的今天,对于两国而言,最重要的是重新确认和平的重要性,并切实履行、遵守两国政治文书制定的各项原则。
近年来,除了以往的历史认识问题、领土问题、台湾问题以外,安保问题成了日中两国必须面对的新问题。这四个问题牵一发动全身,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对两国关系产生极为负面的影响。两国应加强沟通,特别是自卫队与人民解放军间,应早日实现对话,防止不必要的摩擦与对立发生。
中日两国防务部门正积极探讨“海空联络机制”。
令人欣慰的是,除了沟通对话以外,日中两国近期出现了探索合作的积极动向,比如“一带一路”的项目合作。如今日本和中国都从世界整体的角度思考、发声与行动。为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通过何种机制、何种原则、规则采取行动,这是我们两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是和平。有了和平才有经济的繁荣。我想日本政府正是基于这一大框架下,思考“一带一路”的。今年年初,日本提出邀请中国一起实施援非项目。非洲是当前较为贫穷落后的地方。唯有发展经济,社会方能稳定,和平方能到来,从而反哺经济的发展。正是从这一视角瞭望“一带一路”,日本和中国在援非项目上理所当然地出现了交集。
当前国际社会有不少关于“一带一路”的讨论。在我看来,中国影响力的增大是中国整体国力提升的结果,与“一带一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出发,我认为“一带一路”将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主张,日中两国应在可能的领域加强合作。
1月28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与到访的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举行会谈。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后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过往的世界是基于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和理念之上形成的。世界治理与发展至今出现了不少缺陷与弊端,亟待我们加以克服。“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全人类的命运密不可分,必须同舟共济的世界观。我非常赞同,并认为这一理念应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理念。接下来如何具体地反映到实践中,形成日中合作的新框架,将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今年的两会,我最关注的是中国政府将出台哪些经济政策。对于中国而言,当前最重要的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新加坡《海峡时报》称,中国总理李克强在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诺了更大的开放力度。
我认为,中国发展经济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不断推动改革。推行改革收获成果的同时,有时不可避免地有所牺牲。改革越成功,成果便越大。中国在改革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发展的成果也因之尤为丰硕。通常情况下,在取得巨大成果后,改革动力会变得明显不足。但是中国却能在过去40年里,不断地推进改革,实属难能可贵。改革的同时,中国还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正是有了40年不间断的改革开放,中国方有今日的成就。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民众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中国政府将如何回应与满足这些多元化的需求,是我对今年两会关注的另一面。
此次两会还就宪法的内容进行了部分修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宏大的试验。只有在中国参与这场建设的人方深有感触。中国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寻遍世界每一个角落,也没有任何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因此,中国将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何种制度与发展模式,有待中国人自身去寻找答案。经济与社会总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如今的中国与20年前相比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接下来中国还将继续发展变化。我认为,对宪法进行修改,正是为了使制度更加适应变化中的中国。
采访、编译:木越
图片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