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让来华留学生讲好中国“共同富裕”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7-15 15:15:3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文/刘超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国发展的亲历者,亲眼看见中国在新时代所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见证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所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这也为来华留学生提供了新的机遇。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开展的2021年度国家形象调查显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认知度越来越高,好感度越来越高。从这个角度而言,来华留学生在加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来华留学生是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增加,来华留学热持续升温,来华留学生群体数量持续增加,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留学生目的地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新冠疫情之前,各类外国来华留学人员已超过49万人。

来华留学生群体长期在中国学习、生活,对中国的“国情”有着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是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和展示的受众,也是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的主体。近年来,国内高校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引导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鼓励他们深度感知中华文化,全方位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打造来华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的平台。“如何进一步增强来华留学生的深度体验和参与,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作出更大贡献,还需要因势利导,积极为他们了解中国、适应中国乃至在中国圆梦创造各方面条件。”

从2020年5月至2024年1月,习近平主席先后5次给来华留学生写信、复信,鼓励来华留学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赓续友谊,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力量。

来华留学生要想读懂今天的中国,首先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日趋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而引领这场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中国共产党也逐步成为国际舞台上的聚光点。

来华留学生要想读懂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以“他者”身份讲好中国“共同富裕”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外延,需要多走多看、亲身体验,深度参与。

让来华留学生从理论上理解“共同富裕”

随着《中国概况》《中华文化探索》《跨文化交际》《始业教育》等系列感知中国的课程日趋成熟,这些课程也越来越受来华留学生欢迎。借鉴这些课程的成功经验,在后面的课程开设中,高校可以开设《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等专题课程,专题课程以“理论+第二课堂实践”的模式进行,可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共同讲授。来自不同学院的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让来华留学生从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共同富裕。

从概念意义而言,共同富裕是通过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人人参与、共同奋斗,最终达到物质充盈、精神富足。对于来华留学生而言,他们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共同富裕”这一概念意义的。从概念意义延伸,我们就会发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社会特质包括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逐步探索出来的”。中国的“共同富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自我革新、动态发展的结果,推动着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日趋增加,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推进,“蛋糕”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实现共同富裕是巩固党执政之基的必然要求。这对来华留学生而言,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如果来华留学生在学习之余,多走多看,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

在理解“共同富裕”内涵的基础上,来华留学生们不仅可以理解“中国共同富裕”对世界的贡献,还可以从更深层次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并从中学到一些先进的经验,带回自己的国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实现共同富裕,就是需要人人参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让人人都乐在其中。实现共同富裕是对世界作出的伟大贡献。中国在脱贫攻坚之路上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其他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一套“中国方案”,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人民,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第三世界国家人民以更加主动的精神状态去改变贫困,实现幸福梦想。

感知中国,眼见为实

习近平主席在给北京大学来华留学生回信时这样写道:“中国有句俗语:‘百闻不如一见’。欢迎你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你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来华留学生要讲好中国“共同富裕”之“理”,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透过乡村发展,感受共同富裕。“城乡二元对立”是一直以来很难解决的社会问题,但是现在这个壁垒正在逐渐被打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成就就是“共同富裕”的体现。来华留学生可以在湖州莫干山、安吉余村等地通过走访、调研等形式,了解无差别城乡,感受共同富裕。此外,来华留学生还可以走进学校所在城市周围的乡村。比如浙江海洋大学的来华留学生,开展走进海岛渔村感受共同富裕活动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来华留学生了解到,在过去海岛渔村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以及交通、生活等诸多不便,发展受到了制约。这些年,政府通过海上供电、供暖、菜篮子工程、远程医疗、送文艺到海岛等一系列活动,不断完善海岛服务驿站的建设,海岛发展面貌焕然一新。来华留学生多次赴舟山蚂蚁岛、登步岛、东岠岛等海岛,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走访、志愿活动等形式,来感受海岛渔村的发展与变化,体验远程救助项目等形式感受数字化赋能海岛渔村,助力渔村走向共富。

二是走进偏远地区,感受共同富裕。中国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通过暑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走访偏远地区,感受偏远地区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取得的进步,获得深度体验。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青海玉树是偏远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典型代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集边境、民族、贫困于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玉树是青海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是青海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浙江海洋大学通过与德宏州委宣传部开展系列活动,让孟加拉国籍留学生方舟等走进云南德宏,通过深入体验和了解,感受德宏人民冲破贫困的蚕茧,幸福感大幅度提升。此外,浙江海洋大学来华留学生通过走进青海玉树囊谦,利用寒暑假支教、实地访谈等形式,感受青海玉树在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

三是深度参与社会实践,挖掘“共同富裕”背后的故事。认知、感受中国是理解中国的“源头活水”,来华留学生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深度参与社会实践,才能挖掘“共同富裕”背后的故事,把他们眼中所见、心中所感的中国宣介给世界,做播撒友谊的使者。

一方面,要用好平台载体,挖掘“共富故事”。来华留学生可以通过“汉语桥故事会”、“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熊猫杯”外国留学生感知中国征文大赛、“梦行浙江”系列活动之“美丽浙江”短视频大赛、“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全球短视频大赛等平台,以“共同富裕”为切入点,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认知,丰富素材,进行创作,深度挖掘“共同富裕”背后的故事。开展基层实践,探索“共富故事”。构建一支以来华留学生为主的“共富”实践团,开展田野调查,走访“共同富裕”示范点、示范村,鼓励来华留学生走向基层,服务基层。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宣传,让世界看见和听见真实的中国故事。东南大学组织来华留学生前往学校定点帮扶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开展“感知中国——访南华振兴路 感东南校地情”主题活动;浙江海洋大学国际海洋教育学院与学校红十字会通过“海山计划”,组织来华留学生与学校红十字会志愿者共赴青海玉树囊谦开展“感知中国——走进青海玉树囊谦”支教活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

此外,通过加强区域,分享“共富故事”。加强跨学校、跨地区实践合作,打造“专业学习+语言学习+感知中国+社会实践”的“四位一体”模式,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形式分享“共同富裕”的成果,并定期开展直播,运用数字技术,讲好中国“共同富裕”的故事。例如浙江海洋大学依托“国际樱花节活动”,与浙江农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联合开展“感知中国+社会实践”活动,共同分享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岛的共富故事。

作者为浙江海洋大学比萨海洋研究生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主任

(《中国报道》2024年7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