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当紫禁城遇上凡尔赛宫

发布时间:2024-07-16 17:21:13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文 /江渚 摄影/滕妍妍

1688年8月7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马尔利行宫写下一封致中国康熙皇帝的信:“得知陛下您求贤若渴……因此数年前我们决定派遣我们的臣民,六位博学的耶稣会数学家,为陛下带来所有最新奇的科学知识……”

由于种种原因,这封信并没有送到康熙手里。330多年后,它出现在了紫禁城文华殿。由故宫博物院和法国凡尔赛宫殿、博物馆及国家园林公共机构(下称“凡尔赛宫”)联合主办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在这里举行。

作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项目,该展览分为“龙与百合花的相遇”“紫禁城中的法国风景”“凡尔赛宫的中国时尚”三个单元,以中法两国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通过故宫博物院、凡尔赛宫以及其他收藏机构的大约200件文物精品,展现百年间双方彼此尊重、相互欣赏的政治交往史,彼此借鉴、相互学习的文化交流史。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是中法宫廷间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是法国王室及其宫廷对中国文化兴趣最为浓厚的时期之一。大量中国工艺品和书籍进入法国宫廷和贵族的收藏视野,引发了法国及欧洲的“中国风艺术”创作风潮。法国宫廷保存了大量来自中国的物品以及法国本土创作的中国风艺术作品,成为了解此一时期中法关系和艺术交流的重要物证。

中国宫廷对于风潮涌动的国际世界也给出自己的回应,自路易十四派出“国王数学家”来华以后,大量法国耶稣会士东来,很多法国人长期在此服务,他们对清代宫廷在科学、艺术、建筑、医学、地图编绘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乾隆末年。

展出文物上,也深刻展现了两国文化交往的烙印。

来自凡尔赛宫的花鸟纹雕银部分镀金水壶,是1686年暹罗朝见路易十四时的礼物,暹罗使节携带了包含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大量中国器物,深受国王喜爱。300多年过去,曾经的礼物已成文物,其中的不少下落不明。凡尔赛宫文物部负责人玛丽-洛尔·德罗什布吕讷介绍,这是那批礼物中唯一已知的金银器,这一重要的“历史见证者”一度被摆放在镜廊展示,也就是当年路易十四接见暹罗使节的地方。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铜镀金壳开光人物像怀表,表盘中心金色百合花图案为法国王室标志,表壳中央开光处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像,机芯内摆轮保护罩镂雕一条中式五爪龙。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展览中方策展人郭福祥推测,此表极有可能是路易十四送给康熙皇帝的礼物,是两位帝王之间交往的重要物证,也体现了路易十四为增进两国交往所做的努力。

(《中国报道》2024年7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