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国—东盟中医药产业交流宣介会在山西太原举办。
“中医药在柬埔寨很受欢迎,因为它能治疗多种疾病。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已有2万多柬埔寨人接受了中医治疗。”在中国—东盟中医药产业交流宣介会上,柬埔寨王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帕拉玛说。
柬埔寨人口1600多万,两年多的时间里就有2万多人使用中医治疗,足见中医药在柬埔寨确实受欢迎。这也是中医药在东南亚、在东盟国家传播和发展的缩影。
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至世界上196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快高质量“走出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对中医药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正是在此背景下,7月26日,以“传承发展、和合共生”为主题的中国—东盟中医药产业交流宣介会在山西太原举办,300多名中外嘉宾、东盟国家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国际商会代表和中部六省中医药主管部门、医疗机构、院校、企业相关负责人等现场出席。
“此次交流宣介会将推动中医、泰国传统医学以及东盟各国传统医学的沟通交流,包括传统医药的研究,为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合作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泰国前副总理、泰中文化促进会主席披尼·扎禄颂巴说。
为什么选择山西?
中外嘉宾参观广誉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
这场中国—东盟间的中医药产业交流盛会,为什么会在山西举办?
“山西长期以来为中医药文化的探索奠基、创立传承、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区三地’。”山西省副省长赵红严指出,山西是道地中药材资源核心区、中医药文化重要发源地、中医药产业发展集成地和中医药传承创新新高地。
资料显示,目前山西中药材种植面积560万亩,居全国第5位,有恒山、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晋南边山丘陵五大中药材生产基地。山西出产中药材1788种,其中道地药材30多种,黄芪、连翘、党参、远志、柴胡等药材产量居全国前列,其中远志产量占全国的70%,连翘产量占全国的50%。
在山西,全省不仅实现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项目全覆盖,还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定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山西的中医药资源和禀赋,也让东盟国家看到合作机遇。
“山西省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药材资源禀赋优越,中医药产业积淀深厚。而马来西亚拥有较为适宜种植中药材的气候和良好的土壤条件,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在全球港口排名中名列前茅。相信双方在加强中医药产业合作,共同探索中药材育种研究、提升种植效率和药材品质方面具有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马来西亚卫生部副部长鲁卡尼斯曼说。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美誉。在中医药方面也是如此,作为传统中医药文化大省和道地中药材资源大省,名医、名药、名方荟萃,积淀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刘大为表示,“山西省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策划组织这次大会,既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担当,也反映出与时俱进的全球化眼光。”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大使佟晓玲指出,自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以来,中国—东盟(10+1)合作迈上新的高度,传统医药交流合作开辟新的前景。山西具有丰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中国—东盟中医药产业交流会在山西举办,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具备,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领域交流合作必将结出更多丰硕果实,造福双方人民。
推进中部六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中部六省—东盟中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举办。
在交流会上,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中医局进行签约,成立中部六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联盟。同时,交流会上还举办了中部六省—东盟中医药产业发展座谈会。
中部六省地域相连、人缘相亲,在中医药文化底蕴、中药资源等优势方面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刘晓辉表示,伴随着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的建设,中医药国家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等多家国字号科研平台相继落户江西。为发展中医药产业,江西出台了一系列教育科研、产业创新,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相关政策,要求每个县市设立专门的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落实中医药管理工作。
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赵斌表示,安徽中医药产业源远流长,这里拥有被誉为明清中医药“硅谷”的新安医学,神医华佗的故乡亳州更是全国最大的中医药交易中心,年交易额总量达到全国的50%。以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为目标,安徽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邓小川介绍,湖北省政府出台“1+2”支持政策体系,将中医药产业发展纳入五大突破性产业加以推进,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省、市、县、乡村中医药服务体系。近几年,湖北省注重中药品质的提升,建立省级中药材资源库;注重科技提升聚焦关键技术攻关,2021年以来,有4个一类中药新药获批上市;在医药结合、医养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动中医药产业链发展。
“与山西合作,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期待与大家共享山西中医药发展成果,我们相信通过此次大会,中部六省与东盟各国的联系会越来越深,合作会越来越广。”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瑞兵说。
加快促进中医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为中部崛起贡献力量,就要破解目前存在的一些难题。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福伟表示,河南中医药产业发展有市场、有基础、有成效,但长期存在规模化程度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
王福伟说,建议从国家层面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把六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用行业标准建设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通过健全标准体系推动产业升级;以大市场助力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中部六省区域合作优势;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制药流程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
“我们也存在缺少领军企业、品牌,创新力不足,出海步伐缓慢等问题,借助这次盛会,我们希望能与东盟加强交流,拓宽出海渠道,与中部六省相互联动、共同答题,让老百姓放心吃中药。”赵斌说。
“下一步湖南省将聚焦大基地、大企业、大品质、大品牌、大市场,强化与兄弟省份的协作,开展中医药的海外传播,特别是在东盟,为中部地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湖南力量。”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龙飞说。
中国“走出去”与东盟“引进来”
中外嘉宾参观广誉远养生中药产品展示。
在交流会上,“合作”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正如商务部亚洲司原司长、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原经济商务公使吕克俭所说:中国积极“走出去”,东盟期望“引进来”。
吕克俭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医药领域的贸易与供应链合作不断加深。东盟是中国中成药出口及中药材进口的重要合作地区,2023年,双方中药类进出口额达到20.24亿美元。“现在,中医药已经成为中国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开展贸易与人文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
“中医药在马来西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16年实施的《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赋予了中医执业者法律保障,马来西亚境内有多所高校开设了中医专业,中医药正在更深层次、更多维度地融入马来西亚,为马来西亚民众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鲁卡尼斯曼说表示。
“泰国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国,泰国一直重视传统医学的传承和发展,是培育和发展中医药产业的理想之地,希望双方在研发、创新和可持续市场开发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合作。”中国泰国商会副秘书长杨凯瑟说。
“自新冠疫情以来,许多印度尼西亚人已经开始使用中医药。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医药产品进入印度尼西亚、中国可以从印度尼西亚进口药品原材料,更好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韩普迪说。
参会嘉宾体验中医推拿技术。
帕拉玛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各国加强文化交流和医疗合作、保障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载体。柬中两国将加强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国中医药合作机制的建立。
她进一步表示,近年来,东盟与中国共同实施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合作建设海外中医药中心。中医药交流涉及经济、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加强了东盟与中国的联系。
中国—东盟中心贸易投资部主任郭传维表示,中国与东盟药用资源与消费市场互补,在传统医药领域具有巨大的研发合作潜力。东盟国家是中国目前中药材在海外的主要种植地及重要进出口贸易伙伴。
“随着中医药在海内外认同度的不断提升,中医药市场不断扩大,部分中国企业已开始尝试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老挝等东盟国家培育种植中药材。”郭传维说。
赵红严表示,中国与东盟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加强互学互鉴;以文化传播为载体,增进合作共识;以产业合作为基础,实现互利互惠。刘大为也指出,希望各方携手共建平台,以信息互通拓展合作空间;携手共享机遇,以务实合作谋求互利共赢;携手共聚人心,以文化传播扩大国际影响。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徐豪 李英菁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