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让中医药产业为马中人民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发布时间:2024-08-05 16:28:4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文/ 鲁卡尼斯曼

今年是马来西亚与中国建交50周年。50年来,马来西亚与中国一直是互尊互信、互利共赢的好邻居、好伙伴。截止到2023年,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年,马中双边贸易总额超1902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两国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6.5%,达470.8亿美元。

其中,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两国双园”等产业园旗舰项目稳步推进,电子商务、绿色经济、高端制造等新兴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比如,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莲畅销中国,受到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喜爱;比亚迪、吉利、奇瑞等中国品牌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在马来西亚引领时尚潮流。去年12月实施的互免签证政策,为两国人员往来提供极大便利,受到马中各界的广泛欢迎。

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同中国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往来亦历史悠久。15世纪,中医医师匡愚随郑和船队来到马来半岛,带来了肉桂、茯苓等大量中药,也将当地出产的珍贵药材带回了中国。

1796年,中药店“仁爱堂”在马来西亚槟城州首府乔治市开业,此后,民间中医药组织和药材店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发展。1881年在吉隆坡创立的“培善堂”是马来西亚第一家中医医院,后更名为同善医院。经过100多年风风雨雨,同善医院已经发展成为全马最大的中医医院。

中医药在马来西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016年实施的《传统与辅助医药法令》赋予了中医执业者法律保障,马来西亚境内有多所高校开设了中医专业,中医药正在更深层次、更多维度地融入马来西亚,为马来西亚民众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马中政府之间广泛合作,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2011年,两国便签署了《传统医学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围绕传统医学的政策法规、教育培训、科学研发、信息交流等诸多领域开展长期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2022年,双方又举行了该谅解备忘录的续签仪式。

不少中国中医药企业在马来西亚设立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生产加工厂,亦有马来西亚医药企业与中国药科相关高校签约合作项目,围绕箭猪枣等东南亚名贵中药材开展联合科研攻关。

山西省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药材资源禀赋优越,中医药产业积淀深厚。而马来西亚拥有较为适宜种植中药材的气候和良好的土壤条件.同时,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马来西亚的巴生港在全球港口排名中名列前茅。相信双方在加强中医药产业合作,共同探索中药材育种研究、提升种植效率和药材品质方面具有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去年,我国首相安华与习近平主席就共建马中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推动两国经贸合作更上层楼,为新时期两国关系发展擘画了新蓝图。

而本次中国—东盟中医药产业交流宣介会的举行也可谓是恰逢其时。希望能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马来西亚与山西省在中医药产业领域的商贸往来,携手提升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更好地为马中两国、亚洲以及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贡献。

(本文根据鲁卡尼斯曼在中国—东盟中医药产业交流宣介会上的发言摘编)

作者为马来西亚卫生部副部长

(《中国报道》2024年8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