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焱 王朝阳
3月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记者会上,王毅外长在回答日本共同社记者提出的有关中日关系的问题时指出:“中日关系出现了难得的改善势头,中方对此表示欢迎。只要日方不犹豫、不折腾、不倒退,客观对待和认同中国的发展,中国愿意与日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两国关系回到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季志业对此解读时表示:“这充分表达了中方的善意,日方不应再错过今年这个机会。”
中日关系历来是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之一。在3月8日的记者会上,王毅外长和日本记者都提到今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近期以来日本方面也确实采取了更为清晰、更为积极的对华政策,中日关系出现了难得的改善势头。季志业认为,中日关系多年持续冷淡且得不到根本改善,原因主要在日方。他说:“从王毅部长的回答可以看出,中国很愿意在过去所有政治文件的基础上改善当前的中日关系。”
虽然中国希望改善对日关系,但还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季志业分析说:“中日关系的不确定性之一是历史问题。日方能否正视侵华历史,承诺不再参拜‘靖国神社’,以及教授右翼史观教科书等新问题。其二是围绕台湾问题,日方明里暗里各种小动作不断。去年居然有日本在任高官擅访中国台湾地区,挑战中国的主权红线。在这些重大问题上,中国都是不会让步的。只有日本正视这些原则性问题,我们才可能谈中日关系改善。”
季志业认为,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日本没有理由不和中国搞好关系。他分析说:“当前日本经济面对的主要压力恰恰来自其盟国美国。特朗普上台后先是退出TPP,又要日本增加军费购买美国军火,现在又祭出了‘钢铝关税’。尽管日本也努力建成了没有美国的TPP,但含金量不高,解决不了问题。安倍也鼓动建立所谓‘开放民主’的印太战略,但特朗普只是一旁喊喊口号。所以,我认为日本如果想要创造对自己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只有和中国搞好关系才是最佳方案。”
人民中国记者就中日关系等问题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季志业(摄影:王焱 )
实际上,日本能够从对华关系的改善中获得更多利益。季志业说:“中国已经进入以质量增长为主轴的新经济发展时代,这对日本来讲是非常好的机遇。在未来中国更加追求发展质量的过程中,日本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在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城市智能化建设、以及服务贸易等领域,中日双方都可以开展更为紧密的合作。今年中国要在上海召开进口博览会,中国有可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一带一路’建设也已经初见成效,日本也可以搭上顺风车。”
去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遗憾的是当时日方的改善意愿并不强烈,最终没有做出根本性的态度改变。季志业说:“这里也有部分原因是去年美国领导人更迭,导致安倍政府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放在日美关系调整上。今年是一个新的机会。日本要想找到发展机会,就需要和中国这个巨大经济引擎开展合作。我希望日方能够把握住。”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